[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医用冷敷贴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8044.3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013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广明;李雅;苗志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康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7/02 | 分类号: | A61F7/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抗菌 结构 医用 敷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医用冷敷贴,包括无纺布和干燥棉,所述无纺布的正面设置有粘黏层,且粘黏层的内侧外接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与无纺布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无纺布的边缘四角安置有凹槽,所述无纺布的内侧开设有预留槽,且无纺布的顶部设置有薄膜片,所述干燥棉安置于无纺布的背面。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粘接与无纺布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干燥棉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预先通过干燥棉对需粘贴的区域进行抗菌式的擦拭、干燥处理,便于该冷敷贴贴在粘贴区域,提升其工作效率,替代传统的其它干燥组件进行干燥后易出现污染,导致冷敷贴工作效果不明显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医用冷敷贴。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医疗技术越来越成熟,且各种各样的医学器材也同步出现,则医用冷敷贴就是其中一种,其由无纺布背衬层、凝胶层等部分组成,不应含有挥发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作用成分。
现有的医用冷敷贴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对需粘贴的区域进行辅助干燥的功能,导致需粘贴的区域湿度大,降低该冷敷贴的工作效率,并且不能够通过预留槽的设置,提升凝胶层的透气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医用冷敷贴。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抗菌结构的医用冷敷贴,包括无纺布和干燥棉,所述无纺布的正面设置有粘黏层,且粘黏层的内侧外接有凝胶层,所述凝胶层与无纺布之间为固定连接,且无纺布的边缘四角安置有凹槽,所述无纺布的内侧开设有预留槽,且无纺布的顶部设置有薄膜片,所述干燥棉安置于无纺布的背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凹槽关于无纺布的中轴线对称,且凹槽的内侧深度为无纺布的厚度的二分之一,并且凹槽呈圆形状等距均匀分布于无纺布的正面四角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粘黏层的截面面积小于无纺布的截面面积,且粘黏层的中轴线与凝胶层的中轴线相重合,并且凝胶层的厚度大于粘黏层的厚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凝胶层的外侧形状与预留槽的内侧形状相吻合,且预留槽的内侧呈透气孔状结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干燥棉通过粘接与无纺布构成一体化结构,且干燥棉呈矩形状分布于无纺布的背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薄膜片的截面面积与无纺布的截面面积相等,且薄膜片的厚度小于无纺布的厚度。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粘接与无纺布构成一体化结构的干燥棉的设置,使得使用者能够预先通过干燥棉对需粘贴的区域进行抗菌式的擦拭、干燥处理,便于该冷敷贴贴在粘贴区域,提升其工作效率,替代传统的其它干燥组件进行干燥后易出现污染,导致冷敷贴工作效果不明显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中,在内侧呈透气孔状结构的预留槽的作用下,使得冷敷贴贴于粘贴区域后,外界的气流透过无纺布至预留槽内,能够从侧面辅助凝胶层进行透气工作,避免粘贴区域的透气性弱,造成损坏现象,影响该冷敷贴的使用效果。
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薄膜片覆盖于无纺布的顶端,使得其对无纺布正面的凝胶层及粘黏层进行防护处理,避免凝胶层直接裸露接触包装袋,出现污染现象,影响使用,同时,在薄膜片的作用下,使得其与包装袋之间的摩擦力度减小,便于该冷敷贴与包装袋之间的脱离工作,提升冷敷贴进行工作的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康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康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80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厕用驱蚊消毒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变电站电动平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