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8119.8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563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白石;吕红红;张蓉;张鹏;王多化;田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至县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50/36 | 分类号: | A61B50/36;A61B17/34 |
代理公司: | 西安尚睿致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32 | 代理人: | 何凯英 |
地址: | 710499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瘘穿 刺针 刺伤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柱状的保护垫;所述保护垫的顶端设有防退针装置,所述防退针装置包括左卡片和右卡片以及分别设于左卡片和右卡片底部的连接杆;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接触面相互卡接且中部设有供管体穿过的开孔;所述底座内设有集液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为一网状隔板,所述网状隔板的两端设有立柱,所述保护垫的两端设有与立柱配合使用的插孔;使得保护垫套在立柱上;所述保护垫上设有供穿刺针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上小下大,其底部穿出保护垫的底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使用保护垫有效封存内瘘穿刺针,防止其刺伤医护人员,有效提高了内瘘穿刺针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血液透析是肾功能衰竭患者赖以生存的重要替代手段,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要依靠每周2-3次的动静脉内瘘(俗称“血透生命线”)的穿刺而建立血液透析循环通路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行维持性血透治疗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广泛应用,临床上血透室医护人员、保洁人员因处置内瘘穿刺针所导致的针刺伤及环境污染也日益备受关注,已成为职业危害不可忽视的问题。血透室是发生针刺伤的高发科室,而护士更是发生针刺伤及经血传播疾病污染的高危职业群体。据相关文献报道,目前护士发生锐器伤数占医院锐器伤总数的42%~70%。统计数据表明,52%的护士在工作中有过锐器伤经历,其中大部分又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而被污染的锐器则是导致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感染的最主要的职业因素。
目前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动静脉内瘘穿刺的步骤为:去除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的单头针帽后,分别进行内瘘的动脉端和静脉端穿刺,从而建立有效的血液循环通路进行治疗。结束治疗后,将动脉端和静脉端穿刺针分别拔出后,与血透用血液循环管路断开,放于小利器盒中或将针头回套后与透析管路及透析器一起弃入专用桶内,之后再将穿刺针剪下置入锐器盒;由于临床中现有的利器盒较小不能满足动静脉内瘘穿刺针的放置,导致频繁更换利器盒;以及在剪针头的时段均为锐器(穿刺针)刺伤的高危环节并违反感控要求,期间如有漏处置的针头,则可能刺破外包装袋,伤及处置医疗废弃物人员以及运输工人并污染环境。
现在的内瘘针都是一次性用品,用完后,医护人员通常会用针套重新把针管盖封起来。针套是由针尖端开始把针管套起来,在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操作失误而把医护人员的手刺伤,从而造成交叉感染。就算已套好针套的内瘘针,通过紧套方式的针套也是很容易出现松动而脱落,这样又会容易把回收内瘘针的工作人员的手刺伤。可见,现有的内瘘针在安全性方面还是有所欠缺。
综上所述,目前亟需设计一种克服上述技术问题的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使用保护垫有效封存内瘘穿刺针,防止其刺伤医护人员,有效提高了内瘘穿刺针的使用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
包括底座和设于底座上的柱状的保护垫;
所述保护垫的顶端设有防退针装置,所述防退针装置包括左卡片和右卡片以及分别设于左卡片和右卡片底部的连接杆;所述左卡片和右卡片的接触面相互卡接且中部设有供管体穿过的开孔;
所述底座内设有集液装置,所述底座的顶面为一网状隔板,所述网状隔板的两端设有立柱,所述保护垫的两端设有与立柱配合使用的插孔;使得保护垫套在立柱上;
所述保护垫上设有供穿刺针穿过的穿孔;所述穿孔上小下大,其底部穿出保护垫的底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内瘘穿刺针防刺伤保护装置,其中,所述防退针装置设于穿孔的两侧;
所述连接杆与保护垫之间通过旋转轴连接;所述连接杆与保护垫的顶面贴在一起,使用的时候将其旋转,将左卡片和右卡片相互扣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至县人民医院,未经周至县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81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烤烟器及导光结构
- 下一篇:洗碗机及其防积水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