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螺旋测微收敛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8336.7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95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发明(设计)人: | 张军伟;张翼冲;时小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张立刚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管 钢尺 测微螺杆 收敛计 测力弹簧 连接件 本实用新型 测距装置 易燃易爆气体 盘绕设置 一端设置 使用性 测点 数显 防水 电源 电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螺旋测微收敛计,包括测距装置、连接件和测力弹簧,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微螺杆和钢尺,所述测微螺杆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钢尺盘绕设置于测微螺杆另一端,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于连接管和钢尺的端部,用于将连接管和钢尺对应与两测点进行连接,所述测力弹簧设置于连接管内,且测力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管两端的连接件、测微螺杆接触。与现有数显收敛计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收敛计价格便宜,且无需依赖电池或电源,且无需防水及防易燃易爆气体,其使用性不会受到限制,使其在保证高精度的基础上,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监控量测仪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监测隧道硐室围岩变形的便携式螺旋测微收敛计。
背景技术
在进行隧道开挖的过程中,洞室围岩的变形监控是保障工程安全及质量的关键。特别是针对破碎或不稳定岩体的隧道开挖面,其围岩变形需要着重监测。随着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技术领域不断发展,收敛计的应用在监测隧道围岩变形过程中越来越广泛。收敛计因其结构新颖、操作简便、测量精度高、体积小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量测隧道、矿井巷道、峒室及其它工程围岩周边任意方向两点间的距离微小变化,达到评定工程稳定性、研究工程围岩及支护的变形发展规律,确定合理支护参数的目的。目前使用的大多是数显收敛计,该产品价格昂贵,且需要依赖电池或电源,使用时需要防水及防易燃易爆气体,因而其使用性容易受到限制,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收敛计,避免对电池或电源的依赖,使其在保证高精度的基础上,使用范围更加广泛,达到在各种施工条件下都能对硐室围岩变形进行监测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数显收敛计产品价格昂贵,且需要依赖电池或电源,其使用性容易受到限制的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螺旋测微收敛计,该收敛计采用机械测量的方式,避免了对电池或电源的依赖,使其在保证高精度的基础上,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便携式螺旋测微收敛计,包括测距装置、连接件和测力弹簧,所述测距装置包括测微螺杆和钢尺,所述测微螺杆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钢尺盘绕设置于测微螺杆另一端,所述连接件分别设置于连接管和钢尺的端部,用于将连接管和钢尺对应与两测点进行连接,所述测力弹簧设置于连接管内,且测力弹簧两端分别与连接管两端的连接件、测微螺杆接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钢尺上的连接件与测量点相连,再拉动收敛计并把连接管端的连接件与另一测量点相连,然后收紧钢尺,并调短测微螺杆长度使钢尺紧绷,读取测微螺杆的数值,加上钢尺测值,即可得出两测量点间的距离,若在不同时间内所测得的两点间距离不同,其差值就是所测两点间的相对位移值,从而准确地了解到整个隧道硐室围岩的受力变形情况,使监测更加直观生动,由于在连接管内设置了测力弹簧,在调短测微螺杆长度时,测微螺杆会压缩测力弹簧,可缓冲对测微螺杆的拉伸张力,减小对测微螺杆的损害,延长其使用寿命,提高经济耐用性,并且可以标定钢尺的张力,从而提高读数的精度,减小误差;与现有数显收敛计相比,该收敛计价格便宜,且测量时无需依赖电池或电源,无需防水及防易燃易爆气体,其使用性不会受到限制,使其在保证高精度的基础上,使用范围更加广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设于连接管上的尺头挂钩和设于钢尺上的钢尺挂钩。测量时将尺头挂钩和钢尺挂钩与两测量点进行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尺头挂钩上还设有微型轴承,可以使得尺头挂钩实现空间的任意方向转动,从而便于将收敛计与两测量点进行连接,方便测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测微螺杆包括粗调旋钮和微调旋钮。在收敛计与两测量点进行连接后,先采用粗调旋钮进行快速调节,待钢尺有紧绷感,改用微调旋钮进行精调,钢尺达一定张力后,停止调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测微螺杆上设置有联尺架,所述钢尺盘绕设置在联尺架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8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隧道围岩监测观测标
- 下一篇:一种可防水的车身高度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