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流焊中的保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9616.X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42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翁建永;冯忠才;张文涛;熊珍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登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08 | 分类号: | B23K3/08 |
代理公司: | 33238 浙江英普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俊志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板 回流焊 传送方向 固定柱 本实用新型 保温结构 加热区域 热量散失 温度均匀 前后壁 侧壁 匹配 平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流焊中的保温结构由保温板和固定柱组成,所述的保温板设置在回流焊加热区域的PCB传送方向的两侧,也就是与回流焊传送方向平行的前后壁的两侧,由所述固定柱将所述保温板固定,所述保温板与回流焊侧壁的尺寸相匹配。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热量散失少、更有利于温度均匀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回流焊中的保温结构,特别是一种回流焊侧壁保温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回流焊技术中,温度的稳定控制与温度的均匀性,是回流焊追求的目的。因此在混温技术的方面是技术发展的追求。然而,回流焊是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加热工作区域的上方和下方,都是有加热装置和保温结构的,而在前后两个侧壁,现有技术都没有重视或者没有发现这两个位置的问题,认为这里的热量损失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存在一定的技术偏见。因此现有技术对温度的均匀性造成一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热量散失少、更有利于温度均匀的回流焊中的保温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回流焊中的保温结构,其结构特点是:由保温板和固定柱组成,所述的保温板设置在回流焊加热区域的PCB传送方向的两侧,也就是与回流焊传送方向平行的前后壁的两侧,由所述固定柱将所述保温板固定,所述保温板与回流焊侧壁的尺寸相匹配。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板上扣在回流焊中的加热装置边缘并与加热装置紧密连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板与回流焊中的加热装置相垂直。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板上设置有导流槽。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板与回流焊内部侧壁之间设置有隔热间隙。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的固定柱固定连接所述保温板与回流焊内部侧壁。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效果:由于在PCB板传送方向平行的前后两个侧壁位置固定设置了保温板,使得回流焊中部的温度损失减少,由此让温度的均匀性更好。也更加节能。在保温板上设置了导流槽,导流槽能够让加热装置的热量更快的向上传导,混温更加均匀,也更快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横向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保温板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前侧保温板1、后侧保温板2、前侧固定柱3、后侧固定柱4、下加热装置5、导流槽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描述了一种回流焊中的保温结构,以回流焊的下温区为例。其主体为前侧保温板1和后侧保温板2,分别用前侧固定柱3、后侧固定柱4垂直的安装在下加热装置5的两侧,在其下端与下加热装置5固定,上端与上加热装置固定。侧保温板1和后侧保温板2的尺寸与回流焊侧面的尺寸相互吻合。
在前侧保温板1、后侧保温板2上还设置有导流槽6,以前侧保温板1和下加热装置5为例,将下加热装置5侧面传导的热量通过导流槽6快速向上传导,从而实现更加快速的混温,也减少了加热装置周边的温度过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登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登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96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据线加工用自动化焊接设备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主板加工用波峰焊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