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脱开式手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79670.4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852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任才龙;计海君;顾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佼燕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D1/04 | 分类号: | B66D1/04 |
代理公司: | 32248 无锡大扬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何军<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2144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转轴 弹簧 弹簧挡圈 手摇传动 齿轮 轴承 空转 本实用新型 救生艇 吊放 弹簧套装 绞车装置 手摇装置 轴承设置 自动脱开 缩入 磨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脱开式手摇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外壳、手摇转轴、轴承、手摇传动齿轮、弹簧挡圈和弹簧;手摇转轴通过两轴承设置在外壳中,手摇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手摇传动齿轮,弹簧套装在两轴承之间的手摇转轴上,弹簧挡圈固定连接在弹簧后侧的手摇转轴上,弹簧前端顶在前方的轴承上,弹簧后端顶在弹簧挡圈上,手摇转轴前端与手摇传动齿轮在弹簧的作用下可缩入外壳内。本实用新型具有能的优点为能在绞车装置实现电动吊放救生艇时,消除手摇转轴空转及空转磨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摇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脱开式手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救生艇通过升降救助艇的绞车装置实现在母船上吊放,该绞车装置中的手摇装置包括外壳、手摇转轴、轴承和手摇传动齿轮,手摇转轴通过轴承设置在外壳中,手摇转轴连接手摇传动齿轮并伸入绞车装置中与过渡齿轮连接,手摇转轴另一端用于连接手摇手柄,当要实现手动吊放救生艇时,通过手摇手柄转动手摇转轴带动手摇传动齿轮,由手摇传动齿轮带动绞车装置中过渡齿轮依次实现手摇的救生艇吊放,但当绞车装置实现电动吊放救生艇时,手摇转轴也会在过渡齿轮的带动发生空转,由于电动吊放救生艇时的转速较快,由此手摇转轴空转时会产生很多的噪音和空转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脱开式手摇装置,其能在绞车装置实现电动吊放救生艇时,消除手摇转轴空转及空转磨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为,一种自动脱开式手摇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外壳、手摇转轴、轴承、手摇传动齿轮、弹簧挡圈和弹簧;手摇转轴通过两轴承设置在外壳中,手摇转轴前端固定连接手摇传动齿轮,弹簧套装在两轴承之间的手摇转轴上,弹簧挡圈固定连接在弹簧后侧的手摇转轴上,弹簧前端顶在前方的轴承上,弹簧后端顶在弹簧挡圈上,手摇转轴前端与手摇传动齿轮在弹簧的作用下可缩入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为:本实用新型通过手摇转轴上的弹簧,可使手摇转轴前端与手摇传动齿轮在弹簧的作用下可缩入外壳内,从而实现手摇传动齿轮绞车装置中过渡齿轮脱离接触,从而能在绞车装置实现电动吊放救生艇时,消除手摇转轴空转及空转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自动脱开式手摇装置,其特征为它包括外壳1、手摇转轴2、轴承3、手摇传动齿轮4、弹簧挡圈5和弹簧6;手摇转轴2通过两轴承3设置在外壳1中,手摇转轴2前端固定连接手摇传动齿轮4,弹簧6套装在两轴承3之间的手摇转轴上2,弹簧挡圈5固定连接在弹簧6后侧的手摇转轴2上,弹簧6前端顶在前方的轴承3上,弹簧6后端顶在弹簧挡圈5上,手摇转轴2前端与手摇传动齿轮4在弹簧6的作用下可缩入外壳1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常规状态下,通过手摇转轴2上的弹簧6,可使手摇转轴2前端与手摇传动齿轮4在弹簧6的作用下可缩入外壳1内,从而实现手摇传动齿轮4与绞车装置中过渡齿轮脱离接触,从而能在绞车装置实现电动吊放救生艇时,消除手摇转轴2空转及空转磨损;当要进行手动吊放救生艇时,将转动手柄7插入手摇转轴2后端并向内顶动手摇转轴2,使手摇转轴2前端与手摇传动齿轮4伸出外壳1并与绞车装置中过渡齿轮传动连接,然后转动转动手柄7,带动手摇转轴2,再由手摇传动齿轮4带动渡齿轮进行传动,从而实现救生艇的手动吊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佼燕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佼燕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79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