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1650.0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20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昌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83 | 分类号: | B29C45/8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油室 分流口 出油 弯管 润滑油分配 注塑机 本实用新型 润滑结构 小连杆 润滑效果 塔状结构 故障点 进油管 固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包括进油管、润滑油分配装置、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润滑油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呈塔状结构并分别通过顶部的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第三分流口、第四分流口和第五分流口固接在润滑油分配装置的下部。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提高整体润滑效果,减少注塑机连杆故障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结构,特别是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注塑机在工作时,每个旋转点必须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当润滑不足时就会产生干摩擦,干摩擦时间久了就会产生摩擦损伤,从而导致连杆不能正常工作,出油管串联连接时润滑效果差,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解决注塑机工作时小连杆润滑不足,提高小连杆整体润滑效果,减少注塑机小连杆故障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油管、润滑油分配装置、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润滑油分配装置包括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呈塔状结构并分别通过顶部的第一分流口、第二分流口、第三分流口、第四分流口和第五分流口固接在润滑油分配装置的下部,所述第一储油室、第二储油室、第三储油室、第四储油室和第五储油室的底部分别通过螺母连接有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所述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的另一端分别通过螺母固接有第一直接头、第一弯接头、第二弯接头、第三弯接头和第二直接头;所述第一出油弯管和第二出油弯管通过卡接装置固定至连杆外壁,所述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通过卡接装置二固定至连杆外壁;所述进油管通过螺母固接至润滑油分配装置上部的一侧。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使用并联连接结构,提高整体润滑效果。
优选的,所述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的管径相同且小于进油管的管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直接头、第一弯接头、第二弯接头、第三弯接头和第二直接头分别固接至连杆的运动外壁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第一出油弯管、第二出油弯管、第三出油弯管、第四出油弯管和第五出油弯管使用并联连接结构,提高整体润滑效果,减少注塑机小连杆故障点。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注塑机的小连杆润滑结构图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市神舟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16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拉杆润滑油的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圣诞树树杆生产用注塑成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