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近临既有地铁隧道基坑施工自动化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1841.7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91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泉;王东;刘洪羽;韩轶;赵子瞻;陈浩;呙晶;项军;喻彪;宋德龙;蔡伟;胡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44245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冯炳辉 |
地址: | 101105 北京市通州区于家***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施工基坑 本实用新型 静力水准仪 自动化监测 沉降监测 影响分区 布设 地铁 自动化监测系统 自动化数据采集 通信和数据 自动全站仪 处理单元 地铁隧道 轨道结构 基坑施工 监测单元 信息反馈 优化设计 基准网 几何形 轨道 可控 隧道 安全 联网 传输 计算机 施工 | ||
1.一种近临既有地铁隧道基坑施工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准网、轨道结构沉降监测单元、轨道差异沉降监测单元、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监测单元和自动化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所述基准网包括多个高程基准点和多个平面基准点,均匀分布在所施工基坑近邻既有地铁两端隧道内;所述轨道结构沉降监测单元包括多个轨道结构沉降测点,该多个轨道结构沉降测点根据基坑影响范围布设在所施工基坑近邻既有地铁,并设置第一静力水准仪进行自动化监测;所述轨道差异沉降监测单元根据基坑影响分区布设在所施工基坑近邻既有地铁,并设置第二静力水准仪进行自动化监测;所述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监测单元包括多个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监测断面,该多个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监测断面根据基坑影响分区的划分布设,并涂上油漆做标记进行监测;所述自动化数据采集处理单元为自动全站仪,该自动全站仪固定在基坑近邻的地铁隧道中,通过采集各监测点的数据,与已联网的计算机有线连接进行通信和数据传输,实现对隧道整体区域的实时监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临既有地铁隧道基坑施工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程基准点为6个,平面基准点为8个,分别布设在既有车站两端隧道内,即既有车站的左、右线路的地铁轨道分别设立3个高程基准点和4个平面基准点,所述高程基准点和平面基准点均使用膨胀螺栓在隧道道床打眼埋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临既有地铁隧道基坑施工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结构沉降测点根据基坑影响范围的划分每间距10~20m布设一组,左、右线共布设28个沉降测点,和车站主体结构沉降监测点布设在同一断面上,并在结构稳定的地方设置2个静力水准控制点,所述第一静力水准仪和第二静力水准仪通过在道床水槽侧面打眼埋设胀管固定在水槽侧面上,均通过连通管和电缆串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临既有地铁隧道基坑施工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监测断面根据基坑影响范围分别布设于基坑的两个区域内,一个为主要影响区并每隔5m布设一个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监测断面,另一个为次要影响区并每隔10m布设一个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监测断面,左、右线共计布设54个监测断面,每个轨道静态几何形位监测断面包括4个监测点,分别为轨道轨距、轨向、高低和水平监测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近临既有地铁隧道基坑施工自动化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全站仪通过机载自动变形监测系统进行隧道区域内变形监测点的即时变形变位监测,采用功控机进行信号转换和放大并传送至计算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六局集团北京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市地下铁道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184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桩静载实验装置
- 下一篇:一种疏浚施工过程用抓斗刮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