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降气囊用电磁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2200.3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4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诚(江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3/35 | 分类号: | B66F3/35;F16K11/24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刘洋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降 气囊 用电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升降气囊用电磁阀,属于电磁阀技术领域,在阀体上开设有主进气口、副进气口和出气口,主进气口和副进气口管路连通,副进气口和出气口管路连通,连通主进气口和副进气口的管路上设置有切断或连通管路的第一电磁开关,连通副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管路上设置有切断或连通管路的第二电磁开关,本实用新型将主进气口、副进气口、出气口和管路均设置在阀体上,体积较小,方便安装,解决了传统体积较大电磁阀不方便安装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磁阀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升降气囊用电磁阀。
背景技术
升降气囊一般用于需要升降的装置中,通过控制升降气囊的进气和排气来控制气囊的升降,升降气囊通过电磁阀与空压机连接,电磁阀控制气体进入气囊或从气囊内排出,传统的电磁阀里有密闭的腔,在不同位置开有通孔,每个孔连接不同的气管,腔中间是活塞,里面是两块电磁铁,哪面的磁铁线圈通电阀体就会被吸引到哪边,通过控制阀体的移动来开启或关闭不同的排气孔,而进气孔是常开的,压缩气体就会进入不同的排气管,从而进入不同的气囊。传统的电磁阀的体积较大,安装较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传统电磁阀的体积较大,安装较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升降气囊用电磁阀。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气囊用电磁阀,包括阀体,所述阀体上开设有主进气口、副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主进气口和副进气口管路连通,所述副进气口和出气口管路连通,连通主进气口和副进气口的管路上设置有切断或连通管路的第一电磁开关,连通副进气口和出气口的管路上设置有切断或连通管路的第二电磁开关。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主进气口与空压机连通,副进气口与升降气囊连通,第一电磁开关和第二电磁开关均处于关闭状态,当需要向升降气囊内充气时,打开第一电磁开关,管路连通主进气口和副进气口,气体从主进气口进入,经副进气口进入升降气囊,升降气囊被气体填充后升高,第二电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副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管路被切断,气体不会从出气口流出;当需要降低升降气囊的高度时,将第一电磁开关关闭,副进气口和主进气口之间的管路切断,气体无法通过副进气口进入升降气囊内,打开第二电磁开关,副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的管路连通,升降气囊内的气体从副进气口流出,经出气口流向阀体外部,升降气囊内的气体减少,升降气囊的高度下降。本实用新型将主进气口、副进气口、出气口和管路均设置在阀体上,使用第一电磁开关和第二电磁开关实现管路的切断或连通,体积较小,方便安装。
为了便于安装第一电磁开关和第二电磁开关,也便于在主进气口和副进气口之间,在副进气口和出气口之间开设管路,所述阀体上开设有第一储气腔室和第二储气腔室,所述主进气口和第一储气腔室之间开设有第一管路,第一管路连通主进气口和第一储气腔室,所述第一储气腔室和副进气口之间开设有第二管路,第二管路连通第一储气腔室和副进气口,所述副进气口与第二储气腔室之间开设有第三管路,第三管路连通副进气口与第二储气腔室,所述第二储气腔室与出气口之间开设有第四管路,第四管路连通第二储气腔室与出气口,所述第一电磁开关设置在第二管路内,所述第二电磁开关设置在第四管路内。
当需要向升降气囊内充气时,打开第一电磁开关,第二管路连通,气体从主进气口进入,经第一管路后进入第一储气腔室,进入第一储气腔室的气体经第二管路进入副进气口,经副进气口进入升降气囊,升降气囊被气体填充后升高,进入副进气口的一部分气体从第三管路进入第二储气腔室,第二储气腔室通过第四管路与出气口连通,第四管路内设置第二电磁开关,第二电磁开关处于关闭状态,第四管路被切断,气体不会从出气口流出;当需要降低升降气囊的高度时,将第一电磁开关关闭,第二管路被切断,气体无法通过副进气口进入升降气囊内,打开第二电磁开关,第四管路连通,升降气囊内的气体从副进气口流出,经第三管路后进入第二储气腔室,再由第四管路进去出气口,最后从出气口流向阀体外部,升降气囊内的气体减少,升降气囊的高度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诚(江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康诚(江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2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拖挂车辆用拖挂装置
- 下一篇:电子舌传感器和样品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