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解酸液回流收集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2702.6 | 申请日: | 2019-04-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19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赵沛华;王旭;杜瑞英;王富华;文典;陈楚国;杜应琼;李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胡辉 |
地址: | 51064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解 回流 收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解酸液回流收集管,其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体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消解管上,所述管体的底部封盖消解管的开口,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排酸孔,所述排酸孔的周向上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酸液收集腔。本实用新型将管体安装在消解管的开口,使消解管中的酸雾通过排酸孔进入到管体中。酸雾在管体中冷凝成酸液,从而沿管体内壁流至酸液收集腔中,又或是通过排酸孔回流至消解管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能很好地收集从消解管中逸出的酸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设备领域中的一种收集管器,特别是一种消解酸液回流收集管。
背景技术
石墨消解法是样品重金属检测前处理的重要方法。在重金属消解过程中,若消解条件控制不佳会导致部分元素(如汞、砷、铬等)随酸雾逸出消解管,造成检测结果偏低,而消解不完全也会导致结果偏低。因此,判断是何种原因导致检测结果偏低,有助于改进消解条件,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能收集从消解管中逸出的酸液,并分析其中的组成元素,即可判断是否有待测元素逸出,从而调整得出最佳消解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解酸液回流收集管,其能收集从消解管逸出的酸液。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消解酸液回流收集管,其包括管体和管盖,所述管体通过固定结构固定在消解管上,所述管体的底部封盖消解管的开口,所述管体的底部设有排酸孔,所述排酸孔的周向上设有冷凝管,所述冷凝管与管体的内壁之间形成酸液收集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的底部插入消解管的开口中,所述固定结构为周向设置在管体外侧的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的下端面安装在消解管的顶端面上,所述环状凸起的外径大于消解管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的底部直径与消解管的内径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盖上设有排气孔,所述管盖的底面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能插入管体的开口,所述凸起部与管壁之间存有间隙。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凸起部包括圆柱体和圆锥体,所述圆锥体连接在圆柱体的底面,所述圆柱体的横截面直径与圆锥体的底面圆直径相等,所述圆锥体和圆柱体的直径均小于管体的内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盖的顶面上设有手柄,所述手柄包括手持部和连接柱,所述手持部通过连接柱与管盖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管体和管盖均为聚四氯乙烯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管体安装在消解管的开口,使消解管中的酸雾通过排酸孔进入到管体中。酸雾在管体中冷凝成酸液,从而沿管体内壁流至酸液收集腔中,又或是通过排酸孔回流至消解管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使用,能很好地收集从消解管中逸出的酸雾。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与消解管组装后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公共监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27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重金属检测消解管
- 下一篇:一种病理科用多功能取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