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材料检测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3018.X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01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浦县旧镇镇富恒电器商行 |
主分类号: | G01N3/04 | 分类号: | G01N3/04;G01N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213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属材料 检测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材料检测夹具,其结构包括连接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螺杆、弹簧、转轴、固定板、控制面板、显示屏、功能键、警报器和重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一种金属材料检测夹具,通过设置了重力传感器,有利于通过重力传感器检测夹具对金属材料所产生的夹紧力进行检测,并且能够将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进行查看,解决了金属材料检测过程中无法得知夹具对金属材料所造成的压力的问题,通过设置了控制面板和警报器,有利于通过控制面板上的功能键对所需要进行检测的金属材料的受力值进行设定,当夹紧力超出设定值时能够通过警报器进行警报提示,解决了夹紧力超出金属所能够承受的夹紧力时,无法进行警报提示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金属材料检测夹具,属于夹具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家标准化体系的推进,各行各业的标准也不断增加,各项指标要求不断健全,下游客户对产品的控制指标也越来越依靠可测量的量化数据作为判断依据,在检测过程中,待检的金属材料不得移位,待检样品一般采用手持的方法或利用样品自身的结构来固定,但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金属材料的结构复杂,形状也比较复杂,无法依靠其自身结构来保持固定,手持的方法也不能保证样品稳定性,在这种境遇下,夹具就应时而生,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夹具也得到了技术改进,但是现有技术在金属材料检测过程中无法得知夹具对金属材料所造成的压力的问题,同时当夹紧力超出金属所能够承受的夹紧力时,无法进行警报提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金属材料检测夹具,以解决现有技术在金属材料检测过程中无法得知夹具对金属材料所造成的压力的问题,同时当夹紧力超出金属所能够承受的夹紧力时,无法进行警报提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金属材料检测夹具,包括连接板、第一夹板、第二夹板、螺杆、弹簧、转轴、固定板、控制面板、显示屏、功能键、警报器和重力传感器,所述连接板前端面右端设置有第一夹板,所述连接板前端面左端设置有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后端与连接板转动连接,所述螺杆位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内部中间,并且螺杆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中部且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转轴位于螺杆后端面并且与螺杆转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位于连接板后端面并且与连接板进行焊接,所述控制面板位于固定板顶端面中部并且与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显示屏位于控制面板顶端面左侧并且与控制面板进行粘接,所述功能键位于控制面板顶端面右侧并且与控制面板嵌入配合,所述警报器位于固定板顶端面右侧并且与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警报器由上壳体、指示灯、蜂鸣器、螺纹孔、下壳体、单片机和外接电源线组成,所述上壳体顶端面中部设置有蜂鸣器,并且蜂鸣器与上壳体进行焊接,所述指示灯位于蜂鸣器后端面,并且指示灯与上壳体进行焊接,所述单片机位于下壳体底端面中部并且与下壳体螺栓连接,所述蜂鸣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螺纹孔,并且螺纹孔与下壳体和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位于第一夹板前端面右侧并且与第一夹板螺栓连接,所述重力传感器、显示屏、指示灯和蜂鸣器通过单片机与功能键电连接,所述功能键与外接电源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两个以上螺纹孔,有利于将夹具固定于金属检测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前端外表面设置有两条以上有鱼纹状的防滑纹路,有利于使用者转动转轴,并且起到防滑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面板外表面设置有防尘涂层,有利于保护控制面板的外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螺杆设置有螺纹,并且均匀分布在螺杆外表面,有利于安装。
进一步地,所述单片机为ST89C52芯片,机械效率高。
进一步地,所述重力传感器的型号为DYLF-102,灵敏度高。
进一步地,所述警报器的型号TM200C16T,其优点是反应灵敏。
进一步地,所述蜂鸣器的型号为HRB-P80,其优点是分贝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浦县旧镇镇富恒电器商行,未经漳浦县旧镇镇富恒电器商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30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纤维增强3D喷射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方便封装的包装纸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