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短路保护的OBC唤醒整车VCU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3178.4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48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薛圣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B60L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端 电阻 连接电阻 三极管 电平转换单元 唤醒 整车 电路 本实用新型 短路保护 自带 接通 发射极连接电阻 集电极连接电阻 短路保护功能 车载充电机 二极管 汽车电源 外接电路 外围电路 接地 充电机 漏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带短路保护的OBC唤醒整车VCU电路,包括电平转换单元,电平转换单元接通唤醒VCU电路,且电平转换单元由MOS管Q7、三极管Q1、二极管D5与电阻R46、R53、R54、R55与R56组成;MOS管Q7的漏极连接电阻R54的第一端,且电阻R54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6的第二端,电阻R5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6的第二端并接通汽车电源,且电阻R5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4的第一端;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5的第一端,电阻R5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46的第二端并接地,电阻R46的第一端连接MOS管Q7的栅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充电机唤醒整车VCU外接电路短路保护功能,降低了车载充电机因外围电路故障而失效的风险,同时具有可靠性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车载充电机电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带短路保护的OBC唤醒整车VCU电路。
背景技术
车载充电机是一种通过交流充电桩,把国家电网的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给新能源电动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的储能电池进行充电的装置,主要应在用新能源电动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上,给储能电池充电,以满足车辆的能源所需。
目前传统充电机在充电唤醒有以下两点缺陷:
1、很多传统充电机唤醒整车VCU信号连接电路没有输出短路保护,一旦输出短路故障,将会导致充电机失效。
2、部分有短路保护,电路复杂成本高,生产可靠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短路保护的OBC唤醒整车VCU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短路保护的OBC唤醒整车VCU电路,包括电平转换单元,所述电平转换单元接通唤醒VCU电路,且电平转换单元由MOS管Q7、三极管Q1、二极管D5与电阻R46、R53、R54、R55与R56组成;所述MOS管Q7的漏极连接电阻R54的第一端,且电阻R54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56的第二端,电阻R5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6的第二端并接通汽车电源,且电阻R56的第一端连接电阻R54的第一端;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55的第一端,电阻R55的第二端连接电阻R46的第二端并接地,电阻R46的第一端连接MOS管Q7的栅极。
优选的,二极管D5的负极连接电阻R55的第一端并接通车载充电机VCU电路,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MOS管Q7的栅极。
优选的,MOS管Q7的源极连接电阻R46的第二端并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充电机唤醒整车VCU外接电路短路保护功能,降低了车载充电机因外围电路故障而失效的风险,而又几乎没有增加产品成本,同时具有可靠性及安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竖直”、“上”、“下”、“水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奉天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31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