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田间作业电动气吸针式三七精密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4801.8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4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赖庆辉;贾广鑫;苏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明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7/04 | 分类号: | A01C7/04 |
代理公司: | 11453 北京名华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庄振京 |
地址: | 650093 云***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吸 针式 精密播种机 田间作业 链轮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 播种 播种机械 排种系统 支出成本 压穴辊 镇压轮 种植户 分级 精量 粒距 吸附 种籽 点播 电机 损伤 精选 保证 | ||
1.一种田间作业电动气吸针式三七精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田间作业电动气吸针式三七精密播种机包括镇压轮(1)、气吸针式排种系统(2)、压穴辊(3)、机架(4)、电机(5)、链轮传动机构Ⅰ(6)、链轮传动机构Ⅱ(7)、把手(8),所述的机架(4)的前端安装有压穴辊(3),镇压轮(1)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4)的后端,压穴辊(3)通过链轮传动机构Ⅰ(6)与安装在机架(4)的顶部的电机(5)连接,压穴辊(3)的后侧机架(4)上安装有气吸针式排种系统(2),气吸针式排种系统(2)通过链轮传动机构Ⅱ(7)与压穴辊(3)连接,机架(4)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把手(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田间作业电动气吸针式三七精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穴辊(3)包括15个压穴轮单体(3-1)、六方轴(3-2),所述的15个压穴轮单体(3-1)均匀地固定安装在六方轴(3-2)上,六方轴(3-2)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4)的前端,六方轴(3-2)通过链轮传动机构Ⅰ(6)与安装在机架(4)的顶部的电机(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田间作业电动气吸针式三七精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穴轮单体(3-1)包括压穴轮轮缘(3-1-1)、压穴轮轮毂(3-1-2)、压穴轮轮辐(3-1-3)和压穴塞(3-1-4),所述的压穴轮轮毂(3-1-2)安装在六方轴(3-2)上,压穴轮轮毂(3-1-2)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的设置有压穴轮轮辐(3-1-3),压穴轮轮缘(3-1-1)焊接在压穴轮轮辐(3-1-3)的端部,压穴轮轮缘(3-1-1)外表面沿圆周方向均匀的安装有压穴塞(3-1-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田间作业电动气吸针式三七精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穴塞(3-1-4)是采用橡胶制成前端小后端大的圆锥体结构,压穴塞(3-1-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压穴轮轮缘(3-1-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田间作业电动气吸针式三七精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气吸针式排种系统(2)包括种箱(2-1)、摇杆(2-2)、连杆(2-3)、滚子(2-4)、曲柄(2-5)、凸轮(2-6)、拐臂(2-7)、推杆支撑轴(2-8)、推杆(2-9)、排种器动力轴(2-10)、推杆导向管(2-11)、复位拉簧(2-12)、气腔(2-13)、吸针(2-14)、漏斗(2-15)、漏斗支撑板(2-16)、风机(2-17)、导风管(2-18)、固定轴(2-19),所述的排种器动力轴(2-10)通过轴承安装在机架(4)上,排种器动力轴(2-10)通过链轮传动机构Ⅱ(7)与压穴辊(3)连接,排种器动力轴(2-10)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凸轮(2-6)和一个曲柄(2-5);曲柄(2-5)与连杆(2-3)的一端连接,连杆(2-3)的另一端可转动安装在气腔(2-13)端部的转轴上,所述的摇杆(2-2)的一端也可转动安装在气腔(2-13)端部的转轴上,机架(4)的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根固定轴(2-19),摇杆(2-2)的另一端可转动安装在固定轴(2-19)上;两个呈T字型结构的拐臂(2-7)的顶部一端可转动安装在机架(4)上,推杆支撑轴(2-8)通过轴承安装在两个拐臂(2-7)的顶部另一端,两个拐臂(2-7)的竖直部下端分别安装有一个与凸轮(2-6)匹配的滚子(2-4),两个拐臂(2-7)安装推杆支撑轴(2-8)的一端还分别安装有一个复位拉簧(2-12),复位拉簧(2-12)的另一端安装在气腔(2-13)的壁上;推杆支撑轴(2-8)上均匀的安装有与压穴辊(3)匹配的推杆(2-9),气腔(2-13)的顶部安装有与推杆(2-9)一一对应且与气腔(2-13)连通的推杆导向管(2-11),推杆(2-9)的下段分别伸入到与其相应的推杆导向管(2-11)内,气腔(2-13)上安装有导风管(2-18),导风管(2-18)与固定安装在机架(4)上的风机(2-17)连接;气腔(2-13)底部安装有推杆导向管(2-11)正对且与气腔(2-13)连通的吸针(2-14);漏斗支撑板(2-16)固定安装在机架(4)上,且位于气腔(2-13)的正下方;漏斗支撑板(2-16)上均匀的安装有与吸针(2-14)一一对应的漏斗(2-15),漏斗(2-15)的后部侧壁上开设有一个便于吸针(2-14)吸种的开口,漏斗支撑板(2-16)后侧的机架上安装有一个种箱(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明理工大学,未经昆明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48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