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室使用的造粒模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6354.X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4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周昌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20 | 分类号: | B01J2/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王建岗 |
地址: | 20094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使用 模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验室使用的造粒模具系统,包括:一装料腔,所述装料腔具有一上盖以及一可替换式底盖,所述底盖上开设有设定形状的喷料孔;以及一由上盖外部伸入所述装料腔内部的进给螺杆,所述进给螺杆的前端连接一推料板;还包括一落料刀;以及包覆在所述装料腔腔体外壁的电加热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金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实验室的造粒模具系统,尤其适用于冶金行业炼钢用增碳剂配方的研究。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提供的造粒模具有很多,但其共同点是使用范围比较局限,专用性强,如公开号为CN 205308278 U、发明名称为“一种造粒模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解决了将RST废料变为粒状物料的问题,变废为宝,降低成本,专用性强的特点。
公开号为CN 206587713 U、发明名称为“一种造粒模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则解决了传统模具加热不均匀的缺陷。
公开号为CN 105710993 A、发明名称为“一种粒子长度可调的造粒模具”的中国专利文献,以及公开号为CN 105479618 A、发明名称为“一种切刀翻转的造粒模具”的中国专利文献,则着重解决了传统模具形貌及尺寸规格单一的问题。
不过,上述模具大都在形貌规格、温场均匀性等方面做了改进,且专用性强;而在变温(常温到高温)、不同压力及用料量方面涉及的则很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造粒模具变温(常温到高温)、不同压力及用料量少等不足,提供一种可避免不同配方或物料间的相互污染及干扰,能制备出不同形貌及规格产品的应用于实验室的造粒模具系统。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实验室使用的造粒模具系统,包括:
一装料腔,所述装料腔具有一上盖以及一可替换式底盖,所述底盖上开设有设定形状的喷料孔;以及
一由上盖外部伸入所述装料腔内部的进给螺杆,所述进给螺杆的前端连接一推料板;还包括
一落料刀;以及
包覆在所述装料腔腔体外壁的电加热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述上盖上设有一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进给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上盖与所述装料腔腔体螺纹连接;所述可替换式底盖与所述装料腔腔体螺纹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给螺杆的后端位设有一力矩扳手。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加热带连接有变压器及温度显示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用于实验室的造粒模具系统,进行增碳剂配方的开发时,可以制备出不同形貌及规格的产品供客户选择;整个模具可以拆卸,便于清洗及保存,同时避免不同配方或物料间的相互污染及干扰而最终影响产品的质量;本系统的装料腔体可以采用不锈钢材质,外边可以缠绕电加热带,方便浆料粘稠需加温物料的造粒试验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造粒模具整体结构总装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造粒模具具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市场上增碳剂总类有很多,有木质碳类,煤质碳类,焦炭类,石墨类等,其作用是补足钢铁熔炼过程中烧损的碳含量。在开发新产品时,不同产品需匹配合适的增碳剂以确保新产品的质量达到最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宝武炭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63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不解垛砖块打包机
- 下一篇:一种配料量调节便捷的颜料生产用配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