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盾构机专用软电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8048.X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87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辉;李章学;邓一权;吴方权;刘长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4 | 分类号: | H01B7/04;H01B7/18;H01B9/00;H01B9/02;H01B13/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佳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66 | 代理人: | 余小丽 |
地址: | 63519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型无纺布 成缆线芯 动力线芯 环绕 本实用新型 地线芯 定位垫 盾构机 加强层 马鞍型 软电缆 卷绕性能 均布设置 使用寿命 弧形面 抗挤压 抗弯曲 抗移动 外护套 耐磨 抗拉 紧贴 扭转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盾构机专用软电缆,包括成缆线芯,环绕在成缆线芯外的薄型无纺布,环绕薄型无纺布设置的加强层,以及环绕加强层设置的外护套;所述成缆线芯包括设置在中心的马鞍型定位垫芯,分别紧贴马鞍型定位垫芯的弧形面、且呈圆周均布设置的三根动力线芯,分别设置在三根动力线芯所形成的三个外部间隙的三根地线芯,所述薄型无纺布环绕三根动力线芯和三根地线芯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优异的抗拉、抗弯曲、抗挤压、耐磨、抗移动扭转和反复的弯曲卷绕性能,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盾构机专用软电缆。
背景技术
露天矿及地铁、铁路、公路、市政、水电等隧道工程中的盾构掘进重型设备专用电缆,因其工作环境特殊、环境多变、恶劣,要求电缆具有高耐磨、抗弯曲、抗挤压、抗撕裂、弯曲半径小、抗移动扭转、耐油、柔软、抗拉、抗撕、耐低温和外径小等的特点。目前国内外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常采用进口产品。
由于电缆在使用过程中承受弯折、扭转、挤压、冲击等多种力的作用,易造成绝缘线芯断芯、变形、损伤从而造成电缆无法使用。因此,亟需一种能适应使用过程中的弯折、扭转、挤压、冲击等多种力的电缆。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盾构机专用软电缆,具有优异的抗拉、抗弯曲、抗挤压、耐磨、抗移动扭转和反复的弯曲卷绕性能,使用寿命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盾构机专用软电缆,包括成缆线芯,环绕在成缆线芯外的薄型无纺布,环绕薄型无纺布设置的加强层,以及环绕加强层设置的外护套;所述成缆线芯包括设置在中心的马鞍型定位垫芯,分别紧贴马鞍型定位垫芯的弧形面、且呈圆周均布设置的三根动力线芯,分别设置在三根动力线芯所形成的三个外部间隙的三根地线芯,所述薄型无纺布环绕三根动力线芯和三根地线芯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三根动力线芯中的任意一根与另外两根相切,所述三根地线芯分别与靠近的两根动力线芯相切。
进一步的,所述加强层为密度为40~50%、编织角度为55~58°的芳纶纤维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外护套高压挤制在加强层外缘、且穿过加强层填充满三根动力线芯和三根地线芯与加强层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马鞍型定位垫芯由芳纶纤维和高弹性氯丁橡皮构成。
进一步的,所述三根动力线芯和三根地线芯之间均设置有隔离剂。
再进一步的,所述动力线芯包括动力线芯导体和由内到外依次包裹动力线芯导体的内屏蔽层、绝缘层、外屏蔽层、金属屏蔽层、尼龙半导电层;所述金属屏蔽层由12锭芳纶纤维和12锭镀锡铜丝编织而成、且编织角度为42~48°、金属编织密度为60~65%,所述尼龙半导电层为尼龙半导电带、且以镀锡铜丝编织的方向重叠绕包金属屏蔽层、绕包重叠率不小于40%。
更进一步的,所述地线芯包括地线芯导体和包裹地线芯导体的地线芯半导电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动力线芯设置尼龙半导电层,尼龙半导电层的设计,增加了线芯间、线芯与外护套间的滑移性;
(2)马鞍型定位垫芯作为定位结构,使得成品电缆在弯曲移动过程中,减少线芯与线芯之间的相对滑动,增加线芯的稳定性,提高电缆抗弯曲性能;
(3)电缆的缆芯采用位于中心的马鞍型定位垫芯和圆周均布的三根动力线芯和三根地线芯,整体呈1+3+3的对称结构,提高了电缆结构稳定性,也使电缆在弯曲、移动、卷绕过程中各线芯受力均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川东电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80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