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圆柱型电池多功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8925.3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4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超;赵云;陈祖金;刘荣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0;G01R1/04;G01R31/36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8000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圆柱型电池 正极基座 负极基座 固定板组 多功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可拆卸连接 测试装置 并联 可拆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柱型电池多功能测试装置,包括正极基座组件,与正极基座组件对应设置的负极基座组件,以及设置在正极基座组件和负极基座组件之间的若干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所述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之间相互独立、并可拆分,所述正极基座组件和负极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调整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的数量,安放不同数量的圆柱型电池,解决了不同的并联方案需要设计不同的测试装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圆柱型电池多功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尤其是2018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20万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持续增长的发展态势。
安全性是市场广泛关注的问题,也是动力电池的核心性能之一;因此,需要对动力电池进行全面的测试及试验。圆柱型电池具有工艺成熟、成本低等诸多优势,被主机厂广泛应用。由于不同的项目对电池系统的容量要求会存在差异,圆柱型电池的并联方案也会存在差异。在进行圆柱型电池测试时,需要根据不同的并联方案,设计不同的测试装置。圆柱型电池与汇流排大多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测试完成后,试验原材料只能做报废处理,造成了试验原材料的浪费,增加了研发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柱型电池多功能测试装置,可以通过调整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的数量,安放不同数量的圆柱型电池,解决了不同的并联方案需要设计不同的测试装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圆柱型电池多功能测试装置,包括正极基座组件,与正极基座组件对应设置的负极基座组件,以及设置在正极基座组件和负极基座组件之间的若干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所述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之间相互独立、并可拆分,所述正极基座组件和负极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包括上圆柱型电池固定板和下圆柱型电池固定板,所述上圆柱型电池固定板和所述下圆柱型电池固定板对应设置、并在上圆柱型电池固定板和下圆柱型电池固定板之间形成若干圆柱型电池固定孔位;所述上圆柱型电池固定板和所述下圆柱型电池固定板均与正极基座组件或负极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从上到下横向成排设置。
更进一步的,所述负极基座组件包括负极基座和负极汇流板;所述负极基座设置有负极输出口,所述负极汇流板紧贴负极基座朝向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的一面设置、并与负极输出口连接,所述负极基座在下部两侧并排水平设置有两根第一连接柱、并在上部设置第一连接柱孔,所述负极基座通过第一连接柱和第一连接柱孔与正极基座组件可拆卸连接,两根第一连接柱均设置有竖直朝上的安装螺柱,所述上圆柱型电池固定板和下圆柱型电池固定板在两端设置有安装螺孔、并通过安装螺孔可拆卸的安装在安装螺柱上,所述安装螺柱设置有电池固定板压紧螺母。
更进一步的,两根第一连接柱均设置有两根安装螺柱。
更进一步的,四根安装螺柱呈矩形排列在两根第一连接柱上。
更进一步的,所述正极基座组件包括正极基座和正极汇流板,所述正极基座设置有正极输出口,所述正极汇流板紧贴正极基座朝向圆柱型电池固定板组的一面设置、并与正极输出口连接,所述正极基座在下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配合的第二连接柱孔、并在上部设置有与第一连接柱孔配合的第二连接柱,所述正极基座通过第二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孔与负极基座可拆卸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均设置将正极基座负和极基座连接紧固的基座安装螺母。
更进一步的,所述正极汇流板和负极汇流板在相向面均设置有连接圆柱型电池的若干螺旋弹簧、且所述螺旋弹簧在正极汇流板和负极汇流板上一一对应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吉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89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识别锁的供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能源车用铝合金电池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