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耕种床分层立旋组合式施肥播种开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8998.2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41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郑智旗;黄玉祥;闫小丽;何晋普;李卫;付作立;朱瑞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A01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耕种 分层 组合式 施肥 播种 开沟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免耕种床分层立旋组合式施肥播种开沟器,该产品包括开沟铲、组合板、排肥盒、立旋碎土装置、排种盒、立旋覆土装置以及镇压轮,其中,排肥盒、立旋碎土装置、排种盒、立旋覆土装置依次固定于组合板上,组合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开沟铲后方,开沟铲开出窄形沟槽,在排肥盒和排种盒中间设有立旋碎土装置。本实用新型可配套应用于多种免耕播种机上,特别是中小型免耕播种机,具有较强的通用性,提高播种机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的种床整备质量和功能多样性,结构更加紧凑,便于仿形控制,提高种肥间距、播深一致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用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免耕种床分层立旋组合式施肥播种开沟器。
背景技术
免耕开沟器是免耕播种机的关键部件,是形成适宜种床、保证种肥间距以及播深一致性的关键。新形势下,高速精准播种对免耕开沟器的土壤适应、种床整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免耕施肥播种开沟作业,一般需要顺序完成硬茬开沟、施肥、回土盖肥、播种、覆土盖种、镇压等工序。为避免施肥和播种相互影响,目前在结构布置上多采用单独的施肥开沟器和排种开沟器前后错位排列,造成免耕播种机纵向尺寸大,使种肥间距和播种、施肥深度控制不易。采用同一开沟器同步进行施肥、播种能够很好解决上述问题。如专利号为200810137873.1的“免耕深松种肥垂直分层种施开沟器”利用沟壁依次自然坍塌覆土实现种肥分离,结构简单,但对于粘土或板结土壤,会因为覆土不及时使种肥混到一起,出现“烧种”问题。专利号为201410436573.9的“整体式免耕播种开沟器”通过在开沟器前后分别设置固定式水平切刀和立轴式破茬碎土装置,有助于形成良好种床,但后置的施肥开沟器和排种开沟器仍靠自然回土来保证种肥间距,不适用于高速作业和粘土地播种作业。专利号为 201210458474.1的“种肥分层定距错位同施开沟器”和专利号为201720472703.3的“一种主动覆土的播种施肥装置”利用在沟内设置导土板的方式实现种肥分离,但是这种回土方式易受到土壤含水率、土块的松散程度、机器作业速度等影响,易出现肥、种之间回土量和种子覆土不足,造成种肥混施烧苗或露种现象。
另外,免耕开沟器各开沟、施肥、播种等功能部件多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很难进行损坏零部件更换或功能组合,当需要进行部分损坏功能部件更换,或不同土壤条件下(即不同土壤类型或含水量)的免耕施肥播种、单独施肥或播种作业时,往往需要更换整套免耕开沟器或配备不同类型播种机,机具使用率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为了提高免耕开沟器开沟在多种土壤条件下的种床整备质量,减少种肥混施烧苗和露种现象,提高开沟器的种肥间距、播深一致性以及功能选择多样性,提供一种免耕种床分层立旋组合式施肥播种开沟器。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免耕种床分层立旋组合式施肥播种开沟器,包括开沟铲、组合板、排肥盒、立旋碎土装置、排种盒、立旋覆土装置以及镇压轮,其中,排肥盒、立旋碎土装置、排种盒、立旋覆土装置依次固定于组合板上,组合板通过螺栓固定于开沟铲后方,开沟铲开出窄形沟槽,在排肥盒和排种盒中间设有立旋碎土装置;
所述组合板为左右对称结构,组合板的左右两端内侧均开有若干半圆形导向槽,半圆形导向槽两侧对称位置开定位通孔,用于固定和定位排肥盒、排种盒等,组合板整体通过螺栓固定于开沟铲后方。
所述排肥盒由板焊接而成,其左右两侧分别对称焊接1个凸起的半圆形圆柱,前后两端以凸起的半圆形圆柱为中心有突出的“锯齿板”,锯齿板由半圆形结构和直线结构等间距布置;排肥盒上凸起的半圆形圆柱与组合板上的半圆形导向槽对应配合,使排肥盒仅能沿组合板上的半圆形导向槽方向上下运动,排肥盒锯齿板上的半圆形结构与组合板上的定位通孔对应配合,定位排种盒的上下位置。
进一步的,改变排肥盒锯齿板上的半圆形结构与组合板上的定位通孔的对应位置,可改变排肥盒相对于组合板的上下位置,从而实现施肥深度的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89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