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冬枣采摘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89654.3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91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梁胜国;刘小丽;司尚利;苏希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齐鲁浩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D46/20 | 分类号: | A01D46/20 |
代理公司: | 37105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尚 |
地址: | 25680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冬枣 拨杆 漏斗 马达 小车 采摘 冬枣树 前行 本实用新型 规范化种植 持续旋转 弹簧连接 均匀设置 连杆连接 人工收获 操作带 输出轴 外轮廓 料斗 贴合 拨动 树冠 遗漏 树干 果实 收获 损害 农民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冬枣采摘设备,用于规范化种植的冬枣采摘,包括带斗小车、漏斗、马达、连杆、轮廓框、拨杆,漏斗安装在带斗小车的料斗上方的中心位置,马达设置在漏斗上方的中心位置;轮廓框为弧形,轮廓框通过连杆连接马达的输出轴,轮廓框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根拨杆,拨杆通过弹簧连接轮廓框。工作时,将设备至于两行冬枣树之间,调节轮廓框令轮廓框与两侧冬枣树的树冠外轮廓贴合;开启马达,然后操作带斗小车前行,轮廓框持续旋转并随带斗小车前行,拨杆拨动冬枣并将其拨下落至漏斗中,一次采摘可收获大部分的冬枣,遗漏的冬枣再采用人工收获。该设备能够在不损害树干和果实的前提下,提高冬枣的采摘效率,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冬枣采摘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冬枣采摘工作主要是靠人工手动完成,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不利于农民生产效益的提高;而采用杆打的方式,又会对树干和果实造成损害,且冬枣从高处落下也容易有损伤,影响品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制一种冬枣采摘设备,该设备能够在不损害树干和果实的前提下,提高冬枣的采摘效率,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益。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冬枣采摘设备,用于规范化种植的冬枣采摘,包括带斗小车、漏斗、马达、连杆、轮廓框、拨杆,漏斗安装在带斗小车的料斗上方的中心位置,马达设置在漏斗上方的中心位置;轮廓框为弧形,轮廓框通过连杆连接马达的输出轴,轮廓框的内侧均匀设置有多根拨杆,拨杆通过弹簧连接轮廓框。工作时,将设备至于两行冬枣树之间,调节轮廓框令轮廓框与两侧冬枣树的树冠外轮廓贴合;开启马达,然后操作带斗小车前行,轮廓框持续旋转并随带斗小车前行,拨杆拨动冬枣并将其拨下落至漏斗中,一次采摘可收获大部分的冬枣,遗漏的冬枣再采用人工收获。
作为优化,所述漏斗的内腔表面设置有泡棉层。
作为优化,相邻拨杆之间的间隙小于10mm。
作为优化,所述轮廓框的外形与冬枣树木的树冠外形对应。
作为优化,所述轮廓框设置至少两个。
作为优化,所述轮廓框与马达转轴之间的间距与冬枣树的行间距对应。
作为优化,所述拨杆设置有内螺纹,弹簧一端连接轮廓框、另一端旋入拨杆的内螺纹中。
作为优化,所述冬枣采摘设备还包括调节杆,连杆上设置有调节杆,马达的输出轴和轮廓框之间也设置有调节杆,调节杆包括螺帽、螺杆,螺帽设置在螺杆的两端,螺杆两端的螺纹旋向相反。
作为优化,所述冬枣采摘设备还包括升降板,马达安装在升降板上。
作为优化,所述漏斗的中心竖直设置多根螺杆,升降板上设置有与螺杆位置对应的安装孔,螺杆穿过升降板上的安装孔,升降板上下两面的螺杆上都设置有螺母。
实用新型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实用新型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该冬枣采摘设备能够在不损害树干和果实的前提下,提高冬枣的采摘效率,有效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运动过程中的侧视图。
图4为拨杆与弹簧的连接状态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齐鲁浩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齐鲁浩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896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园林果实的采摘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水果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