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框双玻组件的包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2168.7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9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张长安;李顺;刘少峰;石亮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19/44 | 分类号: | B65D19/44;B65D85/48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张智锐 |
地址: | 239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框双玻 组件 包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框双玻组件的包装结构,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该包装结构内部包装部件少、组件整体包装稳定性好、质量轻。本实用新型的包装结构包括底部托盘及配件、顶卡板、以及设置在底部托盘及配件与顶卡板之间的侧面卡槽;组件的底部卡接在底部托盘及配件上,两个短边卡接在侧面卡槽上,顶部卡接在顶卡板上。其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装结构顶部由现有的5个部件简化为3个部件,侧面由2个卡槽代替了现有的4个内护楞及4个打包带,减少了部件,简化了包装流程,降低了包装时间,提升了包装产能,降低了组件的包装重量和包装成本,节省了运输成本,有利于保护环境,同是增加了包装结构整体稳定性,提高了结构的紧凑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框双玻组件的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使用的无框双玻组件的内部包装方式如图1-5所示,其包括六个部件:底托盘及配件1、吊装支架2、顶部卡槽3、顶部卡槽护角4、内护楞5和打包带6;其中,如图3所示,顶部卡槽护角4为L型支架,其与无框双玻组件的长边接触处粘贴有EPE卡槽41,与无框双玻组件的短边接触处粘贴有EPE条42,其安装时为立体操作,操作存在难度;如图4所示,顶部卡槽3为胶合板粘贴EPE卡槽,其位于无框双玻组件的长边中部,每一个卡槽中插入一块双玻组件;如图5所示,吊装支架上设置有缓冲垫7,缓冲垫位于顶部卡槽的两侧,以起到缓冲的作用;在使用时,先将顶部卡槽护角4、顶部卡槽3和吊装支架2安装完成之后,再在双玻组件的四周放置内护楞5,内护楞安装完之后,在双玻组件的上部与下部均打两条包装带,包装完成后的结构如图2所示。
目前使用无框双玻组件的包装方式存在以下缺点:
(1)内部打包整体部件过多:顶部存在2个吊装支架2、2个顶部卡槽护角4、1个顶部卡槽3,共5个部件;侧面存在4个内护楞;总计9个部件。
(2)组件顶部仅设2个顶部卡槽护角,1个顶部卡槽对组件进行卡槽保护,组件固定不稳。
(3)组件短边侧面对组件无任何卡槽保护,组件固定不稳。
(4)组件四周内护楞设计多余,增加包装重量和打包带的消耗量。
(5)整体打包工序繁琐。
因此,研制一种内部包装部件少、组件整体包装稳定性好、包装质量轻的无框双玻组件的包装结构十分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内部包装部件少、组件整体包装稳定性好、包装质量轻的无框双玻组件的包装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框双玻组件的包装结构,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无框双玻组件的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结构包括底部托盘及配件、顶卡板、以及设置在底部托盘及配件与顶卡板之间的侧面卡槽;所述无框双玻组件的底部长边卡接在所述底部托盘及配件上,所述无框双玻组件的两个短边卡接在所述侧面卡槽中,所述无框双玻组件的顶部长边卡接在所述顶卡板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无框双玻组件的包装结构,还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顶卡板包括胶合板和卡条,所述卡条通过胶水粘贴在所述胶合板上。
其中,所述卡条距所述胶合板边缘130mm。
其中,所述包装结构包括3个顶卡板,每个所述顶卡板上均包括2个所述卡条。
其中,所述无框双玻组件的两个短边的中部卡接在所述侧面卡槽中。
其中,所述包装结构中无框双玻组件的数目与所述侧面卡槽中卡齿的数目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滁州隆基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21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厚板对接焊接的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流式细胞仪散射光和荧光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