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车库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2377.1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69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尧;童东兵;陈巧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6/00 | 分类号: | E04H6/00;E04H6/42;B60L53/31;B60L53/6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16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车库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车库,包括车库本体,车库本体内部设置有车辆防撞杆,车库本体外部设置有充电桩,车库本体靠近充电桩的一侧设有误入检测区域,充电桩的顶部安装有人员误入检测装置,人员误入检测装置与充电桩的充电控制板连接,人员误入检测装置用于实时检测、分析判断人员误入信号,并与充电桩的充电控制板之间进行信号传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能有效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对人员的安全防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车库。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城市汽车的拥有量急剧增加。在倡导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下,电动汽车以它环保、节能等优势,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其数量也在不停的增长。与传统消耗化石能源的汽车不同,电动汽车依靠电能进行驱动,因此在车库配备充电桩,能保证电动汽车在停车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电能补充,利用停车时间充电,更有利于电动汽车的顺利出行。
目前电动汽车车库内的充电桩均具备自身过流、防落电保护功能,并且能实现充电过程实时监测,一旦发生异常就会启动断电保护,但这些安全防护均是针对充电桩自身的保护,缺少对人员安全的防护,如果在充电过程中有人员随意插拔充电枪,或者接触到充电桩体、充电接头,就极容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车库,弥补目前电动汽车充电车库在人员安全防护上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车库,包括车库本体,车库本体内部安装有车辆防撞杆,车库本体外部安装有充电桩,车库本体靠近充电桩的一侧设有误入检测区域,所述误入检测区域包括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所述安全区域设在所述误入检测区域远离充电桩的区域内,所述危险区域设在所述误入检测区域靠近充电桩的区域内,所述充电桩的顶部安装有人员误入检测装置,所述人员误入检测装置与充电桩的充电控制板连接。
优选的,所述人员误入检测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安装有控制处理器、电源、红外传感器、红外扫描仪和提示器,所述控制处理器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一输出端均与充电桩的充电控制板连接,所述控制处理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提示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处理器的第三输出端连接到所述电源的输入端,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到所述红外传感器的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红外扫描仪的第一输入端,所述红外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处理器的第二输入端,所述红外传感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的第四输出端连接,所述红外扫描仪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控制处理器的第三输入端,所述红外扫描仪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处理器的第五输出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安全区域与所述危险区域之间设有贴于地面的安全警示标识。
优选的,所述人员误入检测装置与充电桩的充电控制板之间通过RS485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红外传感器和所述红外扫描仪均安装在所述壳体面向所述误入检测区域的一侧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红外传感器包括N个热释电红外传感器,其中,N≥1。
优选的,所述提示器包括LED显示屏和语音播放器。
优选的,所述LED显示屏安装在所述壳体面向所述误入检测区域的一侧的顶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通过安装人员误入检测装置和设置误入检测区域,以实现人员误入信号的检测以及充电桩的充电控制,能有效实现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对人员的安全防护。
二、采用热释电红外传感器进行人员误入信号的检测,灵敏度高,能快速准确的进行信号检测,采用红外扫描仪对误入检测区域进行人员位置图像扫描,结合安全区域和危险区域的设置,能进一步降低误检测发生的几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23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