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载受电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2828.1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00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永昌;赵伟;张孝同;何忠祖;梁雄俊;王俊;温华锋;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受电极板 防护装置 充电 本实用新型 外部环境 受电弓 下压 笼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载受电弓系统,包括基座、受电极板和防护装置,所述受电极板和防护装置均安装在基座上。充电时,所述防护装置收回,完全露出所述受电极板,实现与下压的充电弓接触;不充电时,所述防护装置打开,完全笼罩所述受电极板,起保护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能够很好的保护受电极板,使其避免被外部环境破坏,进一步降低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公交车、电动大巴车及电动城市物流车充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载受电弓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增加,因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空气污染日渐严重,为应对空气污染问题,许多城市纷纷开始推广电动汽车,尤其是电动公交车和大巴车。目前,充电弓式充电系统因具有充电可承载功率大、全自动充电技术、充电位置灵活等优点成为电动汽车充电最佳解决方案。相应地,与充电弓接触的车载受电弓系统则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现有的技术中,车载受电弓系统通常包括框架和设置在框架上的正、负极板。但车辆在日常使用时,由于受风吹日晒、雨雪风沙或树木剐蹭等影响,正、负极板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破坏,从而影响其使用寿命及增加维护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载受电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受电极板无防护,或具有防护装置但结构复杂、成本高及占用较多内部空间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载受电弓系统,包括基座(1)、受电极板(2)和防护装置(3),所述受电极板(2)和防护装置(3)均安装在所述基座(1)上,所述受电极板(2) 和所述防护装置(3)包括左右两部分,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3)可左右转动打开及收回。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3)收回后高度低于所述受电极板(2)。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3)打开后完全笼罩所述受电极板(2)。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3)括包括防护罩(31)、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 (32)、齿轮齿条机构(33)、连杆(34)、曲柄(35)和传动轴(36),且都呈对称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装置(3)还包括减速电机(37)和接近开关(38)。
进一步地,所述齿轮齿条机构(33)包括齿条(333)、齿轮(332)、棍轴 (334)、支架(331)。
进一步地,所述曲柄(35)与所述(34)铰接,所述连杆连杆(34)又与所述齿条(333)铰接,所述齿条(333)与所述齿轮(332)啮合,并受所述棍轴(334)的约束;所述齿轮(332)安装在所述传动轴(36)上,所述传动轴 (36)与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32)的摇杆连接,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32)与所述防护罩(31)铰接,所述防护罩(31)前后两侧均配有一组所述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32),并通过所述传动轴(36)获得同步。
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受电弓固定不动,在正常情况下,保护装置处于完全打开状态,将受电极板完全笼罩,起到保护作用,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防护装置在减速电机的带动下向中间收回,受电极板完全露出,且防护罩的高度低于受电极板的高度,受电弓无需上升便可与下压式充电弓接触进行充电。当充电完成后,防护装置在减速电机的带动下完全打开,将受电极板保护起来,使其免受风吹日晒、雨雪风沙或树木剐蹭等影响。与现有技术相比,受电弓无需升降,只需收回防护罩便可进行充电工作;采用对称的结构布局使得防护装置在常开状态下获得稳定的结构位置点,结构简单可靠,进一步减少占用内部空间,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未经深圳精智机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28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探出充电接头的行走机构
- 下一篇:可扩容的充电堆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