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茶梗为原料制备茶多酚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3063.3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88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中志;童开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和隆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张行超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贵阳市白云***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料 制备 茶多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以茶梗为原料制备茶多酚的装置,属于分离提纯装置技术领域,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清洗机、甩干机、粉碎机、搅拌机、第一蒸煮机、离心脱水机、分料灌装机和第二蒸煮机;粉碎机的出料口与搅拌机的第一进料口相连,且在搅拌机上还设置有辅助进料孔;搅拌机的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蒸煮机的进料口相连;分料灌装机为膏体灌装机,还包括与分料灌装机相配套的若干个分料蒸煮罐,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于批量茶多酚的提取制备,填补了对应使用茶梗为原料来提取茶多酚的装置空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离提纯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茶梗为原料制备茶多酚的装置。
背景技术
茶多酚(Tea Polyphenols)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主要为黄烷醇(儿茶素)类,儿茶素占60~80%。 类物质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目前茶多酚的制备只要是依靠对新鲜茶叶进行提取来实现;但现有的提取茶叶中茶多酚的生产方法都存在着转化率低(一般不足10%),且使用新鲜茶叶进行提取的成本非常高,难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另一方面,在茶叶的生产加工工艺中,除了某些特殊品种的茶会保留茶梗外,绝大多数的茶梗都不会作为成品茶出现;而茶梗中也蕴含着较高的营养价值,但目前尚未有使用茶梗作为提取茶多酚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以茶梗为原料制备茶多酚的装置,以解决当前缺少使用茶梗提取茶多酚的有效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以茶梗为原料制备茶多酚的装置;它包括依次相连的清洗机、甩干机、粉碎机、搅拌机、第一蒸煮机、离心脱水机、分料灌装机和第二蒸煮机;粉碎机的出料口与搅拌机的第一进料口相连,且在搅拌机上还设置有辅助进料孔;搅拌机的出料口通过连接管与第一蒸煮机的进料口相连;分料灌装机为膏体灌装机,还包括与分料灌装机相配套的若干个分料蒸煮罐。
优选的,第一蒸煮机包括蒸煮机体;在;中央控制柜设置在蒸煮机体的外部;在中央控制柜内设置有CPU,通过导线与CPU相连的信号转换器和计时器;以及在蒸煮机体内部还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和电控加热装置;温度传感器和电控加热装置通过导线分别与信号转换器相连。
进一步的,电控加热装置为发热功率可调的电热丝。
进一步的,在蒸煮机体的内部还架空设置有蒸板;进料口设置在蒸板的上方位置。
优选的,分料蒸煮罐为可拆卸的密闭圆盘结构;且在其顶部设置有透气孔,在分料蒸煮罐内部设置有黄糖层。
优选的,在连接管上与第一蒸煮机的相邻位置处安装有密闭阀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套专门用于制备提取茶梗中茶多酚的生产线,通过清洗机、甩干机、粉碎机来分别完成对原料的加工制粉,利用搅拌机将制成的原料粉末与其他现有试剂相混合再进行一次蒸煮和离心脱水后倒入提前加有黄糖的分料蒸煮罐中进行二次蒸煮,从而获得呈膏状的茶多酚;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批量提取制备茶多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在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分料蒸煮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蒸煮机上中央控制柜与各个执行元件的连接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和隆科技研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和隆科技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30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配式再生混凝土施工用围挡
- 下一篇:松墨天牛成虫人工饲养防逃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