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相邻区域内多级地下水位控制的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3500.1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91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飞;刘少玉;崔尚进;聂振龙;王金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E02B13/00;E03B11/00;E03B1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程华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相邻 区域内 多级 地下水位 控制 调控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相邻区域内多级地下水位控制的调控系统,涉及野外地下水位调控技术领域,包括抽水子系统、回灌子系统、调蓄子系统;抽水子系统包括抽水田块样方和抽水渠;调蓄子系统包括调蓄池;回灌子系统包括第一回灌田块样方、第二回灌田块样方、第一回灌渠和第二回灌渠;抽水渠内放置与第一液位继电器连接的第一潜水泵,第一回灌渠与调蓄池连通的供水管上的电磁阀与第二液位继电器连接;第二回灌渠与调蓄池连通的供水管上的电磁阀与第三液位继电器连接,上述液位继电器的信号线布置在不同的埋深位置。本实用新型将地下水位埋深作为单一可变可控因素,实现了野外相邻区域内多级地下水位埋深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野外地下水位调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相邻区域内多级地下水位控制的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埋深是影响包气带水盐分布、运移及地表生态的关键因素因子之一,许多学者开展了关于地下水位埋深的影响效应研究,野外试验监测中自然和人为因素复杂,空间和时间上随机性较强,获得规律性结论较为困难,故多以室内实验为主,常见的为将原状土采回实验室进行原状回填,利用配置水源或采回的地下水,人工设置不同水位埋深,开展相关研究,但这种方法破坏了原状土结构,且人工土柱存在明显边界效应,外界环境条件也跟实际差距较大,获的结论难以有效指导生产实践,成果转化较为困难。当前野外试验监测中常见的是在调查区内不同水位埋深处布设相关观测设备来开展研究,即原位监测试验,但不同水位埋深的地点一般相距较远,地层结构、岩性及地下水水质情况会有一定变化,而且监测设备布设和研究较为不便,可变因素难以控制,为获得规律性结论和揭示相关机理带来了极大困难。构建模型,利用计算机模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两种方法的不足,但模型的概化和率定需要以实际监测结果为基础,因此模型结果在指导生产实践中也有一定欠缺。因此,如何在野外试验中将地下水埋深作为单一可控可变因素是开展地下水位影响效应研究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相邻区域内多级地下水位控制的调控系统,采用地下水位自动调控技术,在保证地层结构、地下水水质、气象等因素近似前提下,实现了野外相邻区域内多级地下水位埋深的控制,丰富了地下水位调控技术体系,从而在开展野外地下水位埋深影响效应相关研究中可将地下水位埋深作为单一可变可控因素,有力促进了野外试验地开展和规律的获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相邻区域内多级地下水位控制的调控系统,包括抽水子系统、回灌子系统、调蓄子系统;
所述抽水子系统包括抽水田块样方以及设置在所述抽水田块样方四周的抽水渠;所述调蓄子系统包括调蓄池;所述回灌子系统包括第一回灌田块样方、第二回灌田块样方、设置在所述第一回灌田块样方四周的第一回灌渠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回灌田块样方四周的第二回灌渠;
所述抽水渠内放置第一潜水泵,所述第一潜水泵的排水管伸入到所述调蓄池内,所述第一潜水泵的电源线与第一液位继电器连接,所述第一液位继电器的三根信号线分别布置在所述抽水田块样方不同的埋深位置;
所述第一回灌渠与所述调蓄池连通的供水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二液位继电器连接,且所述第二液位继电器的三根信号线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一回灌渠不同的埋深位置;所述第二回灌渠与所述调蓄池连通的供水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电磁阀与第三液位继电器连接,且所述第三液位继电器的三根信号线分别布置在所述第二回灌渠不同的埋深位置。
可选的,所述调控系统还包括供水保障子系统;
所述供水保障子系统包括抽水井以及放置在所述抽水井内的第二潜水泵,所述第二潜水泵的排水管与所述调蓄池连通;所述第二潜水泵的电源线与第四液位继电器连接,且所述第四液位继电器的三根信号线分别布置在所述调蓄池不同的埋深位置。
可选的,所述调控系统还包括水位监测子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35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电缆接地故障的无源报警器
- 下一篇:一种用于骨科临床的护理牵引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