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线监测碳酸盐岩溶蚀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8577.8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7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莫春梦;苏悦;黄芬;曹建华;吴夏;胡晓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主分类号: | G01N33/24 | 分类号: | G01N33/24 |
代理公司: | 45107 桂林市持衡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唐智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41004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酸盐岩 试验装置 溶蚀液 溶蚀 本实用新型 供应装置 溶蚀作用 温度条件 电控柜 试片 数据采集装置 水动力条件 水化学特征 电源通断 开放环境 密封环境 模拟试验 溶蚀过程 在线监测 装置模拟 送入 供电 | ||
1.一种在线监测碳酸盐岩溶蚀的试验装置,包括溶蚀液供应装置、试片溶蚀装置、数据采集装置和电控柜(32),所述电控柜(32)控制本试验装置中需要供电的各部件的电源通断,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试片溶蚀装置包括水浴箱(14)、至少一个反应容器(22)、与反应容器(22)数量相当的旋转电机(29)、恒流泵(28)、转速控制面板(13)、流量控制面板(26)和排液稳流装置;其中,
所述的反应容器(22)置于水浴箱(14)内,在水浴箱(14)内还设置有箱体加热器(16)和箱体温度传感器(15);
所述的反应容器(22)具有一个密封盖(21),反应容器(22)上开设有一个进液口(17)和一个排液口(31),其内设有用于置放溶蚀试片的旋转支架(18),该旋转支架(18)与所述旋转电机(29)的输出轴同轴固接;所述的排液口(31)上连接排液管,在排液管的管路路径上设有排液阀(30);
所述的排液稳流装置包括一螺杆(25)和与其配套的螺母,所述的排液阀(30)固定于所述的螺母上,所述的螺杆(25)具有足够的高度以使得通过调节螺母在螺杆(25)上的位置从而使排液管的流量与进液流量相等;所述排液稳流装置的数量与反应容器(22)的数量相当;
溶蚀液供应装置提供的溶蚀液通过管路经恒流泵(28)分别与各反应容器(22)的进液口(17)连通,所述流量控制面板(26)上设置有与反应容器(22)数量相当的调速按钮,分别控制进入各反应容器(22)的溶蚀液流量;所述转速控制面板(13)上设置有与反应容器(22)数量相当的旋转按钮,分别控制各反应容器(22)中旋转支架(18)的转速;
所述的数据采集装置包括pH记录仪(19)和电导率记录仪(20),在进行试验时,所述pH记录仪(19)的pH探头以及电导率记录仪(20)的电导率探头分别置于所述反应容器(22)内的溶蚀液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线监测碳酸盐岩溶蚀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蚀液供应装置包括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和混合罐(3),其中:
所述混合罐(3)上开设有供二氧化碳气体进入的气体进口(7)以及供液体进出的液体进出口(12),在混合罐(3)内设有用于加热罐体内溶液的罐体加热器(11),所述混合罐(3)上还设置有液位管、测量罐体内液体温度的罐体温度传感器(10)、测量罐体内液体pH值的pH计(5),以及将通入罐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和液体均匀混合的循环水泵(8);
所述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上开设有气体出口,该气体出口与混合罐(3)上的气体进口(7)管路连通,在连通路径上设置有减压阀(2)和电磁阀(6);
由溶蚀液供应装置产生的溶蚀液从液体进出口(12)流出通过管路经恒流泵(28)分别送入各反应容器(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在线监测碳酸盐岩溶蚀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为二氧化碳气瓶(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在线监测碳酸盐岩溶蚀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控柜(32)包括罐体加热开关(39)、循环水泵开关(37)、pH显示屏(33)、罐体温度显示屏(34)、箱体加热开关(38)和箱体温度显示屏(35)。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线监测碳酸盐岩溶蚀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浴箱(14)上还设置有防止水浴箱(14)热量散发的挡板(23)。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在线监测碳酸盐岩溶蚀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试验装置还包括用于收集从排液管中排出的液体的收集容器(2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在线监测碳酸盐岩溶蚀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容器(27)的数量与反应容器(22)的数量相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未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857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补偿混凝土收缩膨胀仪
- 下一篇:一种盾尾密封油脂高仿真检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