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多功能自加热等通道挤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99617.0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886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9 |
发明(设计)人: | 耿桂宏;陈炜晔;李紫阳;董福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民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C23/21 | 分类号: | B21C23/21;B21C29/04;B21C3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750021 宁夏回族***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多功能 加热 通道 挤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效多功能自加热等通道挤压装置,包括工作副缸、工作主缸、立柱、温度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工作副缸和工作主缸均通过液压缸油管与液压控制系统相连接,所述工作副缸和工作主缸中分别安装有副缸活塞杆和主缸活塞杆,所述副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感应加热装置,且与温度控制系统相连的感应加热装置安装在主工作台上方。该高效多功能自加热等通道挤压装置,可以有效地改善现的实验条件缺陷,能够有效的加强塑性变形,使晶粒细化能力有明显的提升,并且加热装置的使用,确保样品挤压完成后,直接在加热装置中即可进行再结晶操作,无需频繁转移样品,进一步提高了实验数据的准确度,一次性实现多项实验的集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材料塑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效多功能自加热等通道挤压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实验条件下,通常使用铸造、粉末冶金、喷射沉积的方法制备金属材料或金属基复合材料,但是受到各因素影响,组织中普遍存在晶粒粗大、偏析,空隙和夹杂等问题。
常规的冷挤压及轧制等方法由于应变量小,晶粒细化能力有限,加工后偏析相往往沿变形流线分布,破碎和均匀化程度不彻底,此外,二次加工方法通常在高温下进行,再结晶晶粒容易长大,难以获得超细晶组织,需要较为复杂的流程,才能够将金属材料或金属基复合材料细化至所需要的超细晶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多功能自加热等通道挤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常规的冷挤压及轧制等方法由于应变量小,晶粒细化能力有限,加工后偏析相往往沿变形流线分布,破碎和均匀化程度不彻底,此外,二次加工方法通常在高温下进行,再结晶晶粒容易长大,难以获得超细晶组织,需要较为复杂的流程,才能够将金属材料或金属基复合材料细化至所需要的超细晶组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多功能自加热等通道挤压装置,包括工作副缸、工作主缸、立柱、温度控制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所述工作副缸和工作主缸均通过液压缸油管与液压控制系统相连接,且工作主缸和工作副缸均安装在机架顶部,并且机架的顶部和底部拐角处贯穿安装有4个立柱,所述工作副缸和工作主缸中分别安装有副缸活塞杆和主缸活塞杆,且副缸活塞杆和主缸活塞杆的底端分别连接有副工作台和第一工作冲头,所述副工作台的下方设置有感应加热装置,且与温度控制系统相连的感应加热装置安装在主工作台上方,并且主工作台安装在底座上,同时底座固定在立柱底端,所述副工作台的中心处和往复挤压模具相吻合,且往复挤压模具的内部与挤压样品相吻合,并且往复挤压模具的内部和工作下冲头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工作副缸对称分布在工作主缸的两侧,2个工作副缸底端的副缸活塞杆分别从两侧与副工作台上端面固定连接,且副工作台的拐角处与立柱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缸活塞杆的底端设置有连接头,且和主缸活塞杆与第一工作冲头的连接方式与主缸活塞杆与第二工作冲头的连接方式相同。
优选的,所述感应加热装置的加热方式为IGBT感应加热,感应加热装置的两侧为第一感应加热极板和第二感应加热极板,且感应加热装置中设置有隔热层。
优选的,所述隔热层为石棉或防火砖材料,且隔热层的内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放置槽,并且放置槽和往复挤压模具的底端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装置工作步骤如下:
步骤1:将往复挤压模具悬挂于副缸工作孔;
步骤2:将上顶杆头部换上用于往复挤压的专用第一工作冲头或第二工作冲头,在主工作台装配上往复挤压模具专用工作下冲头;
步骤3:将挤压样品放置入挤压模具的挤压腔中;
步骤4:在液压控制台操作,进行主缸和副缸联动,从而实现主工作台和副工作台进行联动,实现往复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民族大学,未经北方民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9961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