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采样气体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0856.3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41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泽远;岑宜康;蔡建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34 | 分类号: | G01N1/34;G01N1/4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9 重庆市九龙坡***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芯 采样气体 上盖 硫化氢 氢氧化钠颗粒 本实用新型 气体传感器 排水装置 烧结网 外壁 进气口 处理装置 底部连接 底部密封 顶部开口 干燥气体 气水分离 上盖顶部 使用寿命 吸收气体 水汽 出气口 排水口 氩弧焊 侧壁 脱硫 焊接 盛装 腐蚀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采样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本体、上盖、内芯和排水装置,本体顶部开口并与上盖底部密封连接,内芯顶部与上盖底部连接并置于本体内部,本体内的气体必须经过内芯才能进入上盖;本体底部设有排水口,与排水装置相连接,本体侧壁设有进去口;上盖顶部设有出气口;内芯由五层烧结网是通过氩弧焊焊接而成的外壁和盛装的氢氧化钠颗粒组成;采样气体中所含带的水汽和硫化氢会通过进气口一起进入本体内部,采样气体经过内芯的外壁五层烧结网形成气水分离,达到了干燥气体的目的;经过入内芯内部氢氧化钠颗粒会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从而实现了脱硫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减少采样气体中硫化氢对气体传感器的腐蚀,最终达到了延长气体传感器使用寿命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传感器采样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样气体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气体传感器设备运行过程中,对气体进行采样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采样气体环境复杂多变,特别是污水管网、化粪池等环境尤为恶劣,所含气体成分十分复杂,其中还含有硫化物等腐蚀性气体,并且采样气体湿度很高,极易形成凝水,两者都很容易对气体传感器本身造成损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采样气体中的硫化氢(H2S)溶于水后形成氢硫酸是腐蚀气体传感器中光敏元件的主要原因。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采样气体干燥、脱硫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样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采样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本体、上盖、内芯和排水装置,其中本体顶部开口并与上盖底部密封连接,所述的内芯顶部与上盖底部连接并放置于本体内部,并且本体内的气体必须通过内芯才能进入上盖;所述的本体底部设有排水口,并与排水装置相连接,本体侧壁设有进气口;所述的上盖顶部设有出气口。
所述的内芯由外壁和内部的氢氧化钠(NaOH)颗粒组成。
所述的外壁由五层烧结网经氩弧焊焊接而成。
所述的五层烧结网过滤精度为10um以内,介质流向是由外向内,材质优选316L型不锈钢。
所述的排水装置可以是浮球式自动排水阀。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通过内芯外壁的五层烧结网对采样气体先进行气水分离,达到干燥气体的目的;同时内芯内部盛装的氢氧化钠(NaOH)颗粒能够吸收气体中的硫化氢(H2S),达到脱硫的目的;从而减少采样气体中硫化氢对气体传感器的腐蚀,达到了延长气体传感器使用寿命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本体;2-上盖;3-出气口;4-进气口;5-浮球式自动排水阀;6-内芯;61-外壁;62-氢氧化钠颗粒;7-螺钉;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如图1所示,一种采样气体处理装置,包括本体1、上盖2、内芯6和浮球式自动排水阀5,本体2顶部开口并与上盖2的底部通过螺钉7进行连接,密封圈8将上盖2和本体1形成一个密闭容器,内芯6与上盖2底部螺纹连接并置于本体1内部;所述的本体1底部设有排水口,与浮球式自动排水阀5相连接,本体1侧壁设有进气口4;所述的上盖顶部设有出气口3。
所述的内芯6由外壁61和盛装的氢氧化钠颗粒62组成。
所述的外壁61由五层烧结网经氩弧焊焊接而成。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五层烧结网过滤精度为1um,介质流向是由外向内,材质为316L型不锈钢。
为了更好理解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采样气体处理装置,以下对其工作情况进行说明,参考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荣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0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