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0925.0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27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文杰;李戈;薛中飞;王琳;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 |
代理公司: | 61240 西安启诚专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冯亮<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地址: | 710055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柱 供水管 岩土 本实用新型 冲击荷载 供水槽 试验仪 扰动 侧壁 底座 性状 流量计 加速度响应 地震荷载 加速度计 间距设置 量测设备 使用效率 过滤层 孔压计 速度计 阀门 渗流 土粒 样孔 计量 盛装 相机 监测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包括单向土柱试验仪和PIV监测单反相机,所述单向土柱试验仪包括底座,供水槽,和盛装土柱的土柱筒,所述土柱筒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土柱筒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加速度计,土柱筒的侧壁上且位于加速度计的上方间距设置有多个孔压计,可以连同加速度计量测冲击荷载下岩土样孔压和加速度响应,所述土柱筒的底部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一端与土柱筒相连通,供水管的另一端与供水槽相连通,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第一阀门,能够提供稳定的向上渗流,所述土柱筒内设置有过滤层,可以防止土粒漏失。本实用新型设备可应用于评价地震荷载扰动岩土样的渗透性状演化,使用效率、精度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岩土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
背景技术
随我国都市化的进程周边环境的改变导致自然灾害频仍,岩土工程这一行业也愈来愈受国家和社会重视。自然灾害中属地震灾害所造成的伤亡最为惨烈。地震灾害发生原因的识别往往需要进行岩土样渗透性状演化分析,岩土样渗透性状的测定过程中三轴试验是必要进行的力学试验之一,现今对三轴试验岩土样渗透性状的测定主要靠传统反压力体变系统来完成,无法针对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的动态演化进行量测,使用上非常不便,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该设备通过设置加速度计和孔压计,能够量测冲击荷载下岩土样孔压和加速度响应,通过设置与供水槽连通的供水管以及流量计,能够为试验提供稳定的向上渗流,通过设置PIV监测单反相机量测液化土体沉降变形。该设备可应用于评价地震荷载扰动岩土样的渗透性状演化,使用效率、精度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土柱试验仪和PIV 监测单反相机,所述单向土柱试验仪包括底座,供水槽,和盛装土柱试件的土柱筒,所述土柱筒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土柱筒的侧壁底部设置有加速度计,土柱筒的侧壁上且位于加速度计的上方间距设置有多个孔压计,所述土柱筒的底部设置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的一端与土柱筒相连通,供水管的另一端与供水槽相连通,所述供水管上设置有流量计和第一阀门,所述土柱筒内且位于土柱试件的下方设置有过滤层。
上述的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槽位于土柱筒的斜上方,所述供水槽内设置有溢流管。
上述的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槽的一侧通过管路连接有缓冲水槽,供水槽与缓冲水槽通过所述管路相连通,所述缓冲水槽上连接有给水管,所述给水管上设置有第二阀门。
上述的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冲击荷载施加处。
上述的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柱筒的侧壁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孔压计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均设置有用于避免土柱试件与孔压计直接接触的滤网。
上述的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柱筒为透明筒体。
上述的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检测单元,所述检测单元包括计算机和与计算机连接的数据采集卡,所述流量计、加速度计和孔压计均与数据采集卡的输入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柱试件位于PIV监测单反相机的拍摄视野内。
上述的一种冲击荷载扰动下岩土样渗透性状量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土柱筒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092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土壤渗透系数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测试非饱和颗粒材料粒间接触角的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