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反恐摄影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0984.8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36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何三玄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三玄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1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影机 影像辨识单元 影像资讯 主机 摄影系统 辨识 反恐 匹配 本实用新型 激光测距仪 朝上设置 电性连接 水平设置 主机接收 壳体 斜向 警报 分析 | ||
本实用新型一种反恐摄影系统,其包括有:一壳体,其内部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摄影机及多个第二摄影机,各第一摄影机为水平设置,各第二摄影机为斜向朝上设置,各第一摄影机及各第二摄影机分别与一激光测距仪电性连接,各第一摄影机及各第二摄影机同步录影,并形成至少一影像资讯;一主机,该主机接收各第一摄影机及各第二摄影机的影像资讯,该主机中具有一影像辨识单元,该影像辨识单元设定多个辨识物,由该影像辨识单元分析该影像资讯,当该影像辨识单元在该影像资讯中匹配到与各辨识物匹配的物体时,由该主机发出警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摄影及警报系统,尤指一种能够提供国防或治安使用的反恐摄影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用来搜寻诸如通缉犯、赃车等等特定对象的方法,以执法人员的肉眼配合比对资料中的各种特征来进行搜寻辨认,而特征也多半呈现为各种影像,因此,执法人员必须在大量的影像资讯中记住通缉犯的相关特征,对于执法人员来说是一项吃力的工作,虽然影像辨识技术已趋于成熟且可广泛应用,但在目前的实际应用都是近距离固定型态的辨识,或必须即时人工输入比对资料的被动方式,因此仍然难以替代由人员主动搜寻特定目标的工作,甚至必须增设许多不同功能的感测器辅助各种动作讯号,而增加许多额外成本与损坏维修的负担,另外因设备介面不够简便,常需专门训练后的人员才会使用,再者,目前的影像辨识技术大多为采取单一影像进行必要的放大以助于辨识,但是不论采取影像的像素再高,经过局部放大的后皆呈现必然的数位放大模糊现象,因而增加辨识的困难度及耗费时间,甚至必须借助人工的经验比对,如此更难以达到取代人工主动辨识效果,诸如通过监视器记录犯罪现场的嫌犯影像,经脸部特写放大后,经常因为数位放大模糊现象而难以辨认细部面貌特征,更何况多样性辨识比对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一反恐摄影系统;其所欲解决的问题是:由人工搜寻辨认变为系统自动识别,提高辨认的灵活性及观测能力。
而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反恐摄影系统,其包括:一壳体,其内部间隔设有多个第一摄影机及多个第二摄影机,各第一摄影机为水平设置,各第二摄影机为斜向朝上设置,各第一摄影机及各第二摄影机分别与一激光测距仪电性连接,各第一摄影机及各第二摄影机同步录影,并形成至少一影像资讯;一主机,该主机接收各第一摄影机及各第二摄影机的影像资讯,该主机中具有一影像辨识单元,该影像辨识单元设定多个辨识物,由该影像辨识单元分析该影像资讯,当该影像辨识单元在该影像资讯中匹配到与各辨识物匹配的物体时,由该主机发出警报。
其中该主机更具有一无线传输模组,用以将该影像资讯传输至一网路伺服器,再输出到至少一显示器。
其中该壳体连接一与该主机电性连接的动力源,当该影像辨识单元匹配到各辨识物时,该主机发出至少一讯号以启动该动力源带动该壳体旋转,使各第一摄影机或各第二摄影机朝向该辨识物摄影。
其中该主机及该壳体装设于一载具或城市的电线杆上。
其中该载具为军用武装载具、无人飞行载具或迷你空拍机。
其中该影像辨识单元具有一威胁排序模组,用以将该影像资讯中的各辨识物的危险威胁程度进行排序,并由该显示器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另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三玄,未经何三玄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09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工井探视仪
- 下一篇:一种基于IOT地下管廊网络的基站定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