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多路输出整流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1987.3 | 申请日: | 2019-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311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彭泽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天久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6 | 分类号: | H02M7/06 |
代理公司: | 44384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炎芳;谭雪婷<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整流二极管 整流二极管负极 电压输出端口 电容正极 电容 第一端 本实用新型 多路输出 三个绕组 生产效率 整流电路 减小 串联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多路输出整流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整流二极管;第一绕组第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负极,第一绕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正极和第一电压输出端口;第二绕组第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负极,第二绕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正极和第二电压输出端口;第三绕组第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负极,第三绕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正极和第三电压输出端口。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分别与一个整流二极管串联,三个绕组共用一个整流二极管,一个整流二极管完成多路输出的优势,可以大大减少整个电路的成本,减小产品重量以及体积,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整流电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新型多路输出整流电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多路输出整流电路,每路输出都要有一个专用的整流器,造成产品的体积大,材料成本高,人工制造成本高,使用故障率高,给消费者带来购买昂贵,不便携带的困扰。
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低成本、体积小的新型多路输出整流电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多路输出整流电路,包括第一绕组、第二绕组、第三绕组、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整流二极管;
所述第一绕组第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一绕组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正极,所述第一电容正极连接第一电压输出端口;
所述第二绕组第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二绕组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正极,所述第二电容正极连接第二电压输出端口;
所述第三绕组第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负极,所述第三绕组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正极,所述第三电容正极连接第三电压输出端口,所述第三电容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正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新型多路输出整流电路中,所述第一电容为取值范围是35V-470UF、10*12的电解电容。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新型多路输出整流电路中,所述第二电容为取值范围是35V-470UF、10*12的电解电容。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新型多路输出整流电路中,所述第三电容为取值范围是35V-470UF、10*12的电解电容。
采用上述各个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绕组、第二绕组、以及第三绕组分别与一个整流二极管串联,三个绕组共用一个整流二极管,一个整流二极管完成多路输出的优势,可以大大减少整个电路的成本,减小产品重量以及体积,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新型多路输出整流电路,包括第一绕组N1、第二绕组N2、第三绕组N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以及整流二极管D;
所述第一绕组N1第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负极,所述第一绕组N1第二端连接第一电容C1正极,所述第一电容C1正极连接第一电压输出端口;
所述第二绕组N2第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负极,所述第二绕组N2第二端连接第二电容C2正极,所述第二电容C2正极连接第二电压输出端口;
所述第三绕组N3第一端连接整流二极管D负极,所述第三绕组N3第二端连接第三电容C3正极,所述第三电容C3正极连接第三电压输出端口,所述第三电容C3负极连接整流二极管D正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天久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天久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1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