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及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2644.9 | 申请日: | 2019-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06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何炎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F1/14 | 分类号: | F02F1/14;F02F1/40;F02F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510030 广东省广州市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冷却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其包括设于多气缸缸体外的缸体水套及设于缸体水套顶端的缸盖水套,缸体水套包括第一缸体水套、设于气缸缸孔外的第二缸体水套和第三缸体水套,缸盖水套包括冷却燃烧室的第一缸盖水套、冷却排气歧管的第二缸盖水套、以及连通第二缸体水套和第三缸体水套的出水口的第三缸盖水套,第一缸体水套的出水口分别连通第二缸体水套、第一缸盖水套和第二缸盖水套,第一缸盖水套和第二缸盖水套的出水口连通第三缸体水套,经第一缸体水套流入第二缸体水套的冷却液经第三缸盖水套排出,流入第一缸盖水套和第二缸盖水套的冷却液经第三缸体水套流入第三缸盖水套并排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缸内燃机气缸体的冷却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及发动机。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水套,一般只是在需要冷却的部位设计冷却液道,该设计存在的问题在于:无法均匀地冷却发动机的各个缸。现有的技术方案中,一般只考虑气缸体和气缸盖能够被冷却散热的问题,并通过在气缸外设计一层冷却液套解决该问题,该方案虽然结构简单,但实现的功能也单一,且无法实现气缸盖上各个缸的均匀冷却,由此造成气缸盖上不必要的热损失,而且受限于水泵的总性能(即冷却的总性能),无法进一步通过提高发动机的压缩比来提高热效率,进而限制发动机降油耗的潜力。
故,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全部缸都实现足够的冷却,通常会通过提高水泵的流量的方式达到该目的,但会造成部分气缸过度冷却,从而带来不必要的能量损失;同时由于气缸体的不必要散热是难以避免的,而气缸盖的冷却要求一般比气缸体要求更高,因此,如何设计缸盖上冷却液套结构以实现全部缸的均匀散热同时满足气缸盖本身的冷却要求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既能满足缸盖本身的冷却要求又能保证各缸均匀散热的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及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冷却水套结构,其包括设于多气缸缸体外的缸体水套及设于所述缸体水套顶端的缸盖水套,所述缸体水套包括第一缸体水套、设于气缸缸孔外的第二缸体水套和第三缸体水套,所述缸盖水套包括冷却燃烧室的第一缸盖水套、冷却排气歧管的第二缸盖水套、以及连通所述第二缸体水套和所述第三缸体水套的出水口的第三缸盖水套,所述第一缸体水套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缸体水套、所述第一缸盖水套和所述第二缸盖水套,所述第一缸盖水套和所述第二缸盖水套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缸体水套,经所述第一缸体水套流入第二缸体水套的冷却液经所述第三缸盖水套排出,经所述第一缸体水套流入所述第一缸盖水套和第二缸盖水套的冷却液经所述第三缸体水套流入所述第三缸盖水套并排出。
进一步,所述第一缸体水套为集成在气缸缸体前端的水泵蜗壳,且所述第二缸体水套与所述第三缸体水套相互独立。
进一步,所述第一缸盖水套包括连通所述第一缸盖水套的进水口的第一冷却通道、连通所述第一冷却通道的第二冷却通道、由所述第二冷却通道分流形成的第三冷却通道及于所述第三冷却通道的出口端形成的回流通道,所述第三冷却通道分布于各缸燃烧室外侧,所述回流通道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缸体水套。
进一步,所述第三冷却通道为设于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与所述回流通道的入口之间的“横向冷却通道”。
进一步,所述第二冷却通道的出口为多个且内径相同,所述回流通道的出口与气缸缸体一一对应。
进一步,所述第二缸盖水套包括连通所述第一缸体水套的第一流道、于所述第一流道的出水口分流形成的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以及于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的末端合流形成的第四流道,所述第四流道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三冷却通道,流入所述第一流道的冷却液流入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在汇合流入所述第四流道后流入第三冷却通道,并经所述回流通道流入所述第三缸体水套。
进一步,所述排气歧管集成于所述缸盖上,所述排气歧管夹设于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26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催化氧化室内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复合式防弹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