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进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09834.3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062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方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青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8 | 分类号: | F24F7/08;F24F13/28;F24F11/89;F24F3/16 |
代理公司: | 11641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左海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吸收器 消声器 本实用新型 进风系统 送风机室 除尘 室内 平行设置 三级过滤 竖直布置 水平安装 通风方式 吸收效率 噪音污染 扩散室 滤毒室 送风机 吸收器 风井 滤毒 察觉 过滤 噪音 隐蔽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进风系统,包括风井、扩散室、除尘滤毒室和送风机室,所述除尘滤毒室内设置第一、二和三过滤吸收器,所述第一、二和三过滤吸收器水平安装、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过滤吸收器竖直布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吸收器的上方;所述送风机室内设置消声器。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进风系统,设置三级过滤吸收器,可根据需求适当选择过滤吸收器,灵活性高,能够有效提高过滤吸收效率;送风机室设置消声器,可以消除噪音,减少噪音污染,同时可实现隐蔽工作,不易察觉;可提供多种通风方式,实现功能多样化,避免资源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风设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进风系统。
背景技术
通风是借助换气稀释或通风排除等手段,控制空气污染物的传播与危害,实现室内外空气环境质量保障的一种建筑环境控制技术。通风系统的功能是实现通风,一个科学、合理的通风系统要求通风效果好、噪声低、操作简单、节约能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进风系统,以达到提供一种功能多样、灵活性高且能够隐蔽工作的进风系统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风系统,包括风井、扩散室、除尘滤毒室和送风机室,所述风井、扩散室、除尘滤毒室和送风机室依次设置;所述除尘滤毒室包括两条并列的通路,分别为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所述第一通路的一端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过滤吸收装置,左侧过滤吸收装置包括第一过滤吸收器,右侧过滤吸收装置包括第二过滤吸收器和第三过滤吸收器,所述第一、二和三过滤吸收器水平安装、平行设置,且所述第三过滤吸收器竖直布置在所述第二过滤吸收器的上方;所述送风机室包括临时扩大送风机室,所述临时扩大送风机室内设有消声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和三过滤吸收器的两端分别设置第一密闭阀门,所述第一密闭阀门为手动密闭阀门。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二和三过滤吸收器的两端、与所述第一密闭阀门之间分别设置有压差测量管。
优选地,所述除尘滤毒室还包括油网滤尘器,所述油网滤尘器的入口端与所述扩散室连通,所述油网滤尘器的出口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三过滤吸收器以及所述第二通路连接。
优选地,所述扩散室与所述油网滤尘器之间依次设置有放射性监测取样管和压差测量管,所述油网滤尘器的出口端处设有压差测量管,所述油网滤尘器与所述第一、二、三过滤吸收器以及所述第二通路之间分别设有第二密闭阀门,所述第二密闭阀门为手/电动密闭阀门。
优选地,所述送风机室包括第一风机和第二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第二风机、消声器顺序连接;所述第一通路的与设置有过滤吸收装置一端相对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路在所述送风机室内汇合成一条通路并与所述第一风机和所述第二风机连通,并在这条通路的末端设置有插板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路上设有风量测量装置,其前端设有第三密闭阀门,所述第三密闭阀门为手动密闭阀门,其后端设有风量调节阀;所述第二通路上设有第四密闭阀门,所述第四密闭阀门为手动密闭阀门。
优选地,所述送风机室还包括防火调节阀、止回阀、增压管和空气染毒检测仪,所述防火调节阀与所述止回阀依次设置在所述消声器之后,所述增压管设置在所述消声器之后并与所述第二通路连接,且其与所述第二通路连接处设置在所述第四密闭阀门之前。
优选地,所述除尘滤毒室还包括空气放射性检测仪和空气染毒检测仪。
优选地,所述进风系统还包括密闭通道,所述密闭通道连通外界与所述除尘滤毒室,所述密闭通道与外界连通处设置有气密性测量管;所述风井能够与所述送风机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进风系统,设置三级过滤吸收器,可根据需求适当选择过滤吸收器,灵活性高,能够有效提高过滤吸收效率;送风机室设置消声器,可以消除噪音,减少噪音污染,同时可实现隐蔽工作,不易察觉;可提供多种通风方式,实现功能多样化,避免资源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青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青岛青城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098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