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射频粒子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0294.0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250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明;王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苏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2 | 分类号: | A61B18/12;A61B18/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企鸿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7 | 代理人: | 徐晶石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射频 粒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射频粒子刀,包括壳体、射频能量回收天线和射频电极,壳体上设有触摸屏、电源、脚踏插座开关、射频能量回收天线插座、射频电极插座、CPU中控电路板和功放输出电路板,脚踏插座开关的输出端与CPU中控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CPU中控电路板分别与触摸屏、电源、功放输出电路板双向电连接,电源的输出端还与功放输出电路板电连接,射频电极通过射频电极插座与功放输出电路板双向电连接,射频能量回收天线通过射频能量回收天线插座与功放输出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功放输出电路板包括脉冲信号放大器、功率推挽电路、直流电源滤波电路、射频功放变压器和射频电极功能开关信号拾取器。本实用新型切合伤口小、安全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电刀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射频粒子刀。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刀主要以高频电刀为主,频率范围300-500KHZ左右,是一种取代机械手术刀进行组织切割的电外科器械,通过对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流在与肌体接触时对组织进行加热,从而实现对肌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起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电刀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神经外科、显微外科、胸外科、骨科、妇科、泌尿科、五官科、整形外科等各种外科手术和内窥镜手术中,由于其使用的是负极板构成的电流回路,使高频电流以人体为导体通过负极板返回机器,因此极易造成以下缺陷和不足:
(1)负极板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会使接触电阻变大,大大增加电灼伤的机会。
(2)负极板必须粘贴于距离手术切口附近、干燥无瘢痕、肌肉丰富且无骨骼突出的部位,同时避免毛发、脂肪多及瘢痕、骨突处,避免受压,远离心电监护的电极,否则会大大增加电灼伤的机会。
(3)婴儿负极板的部位选择大腿、背部、腹部及平坦肌肉区,15kg以下小儿应选择婴幼儿极板,儿童极板的有效面积是65cm2,成人的有效导电面积是129cm2,一旦负极板基础面积减少,电阻增大至不安全水平就容易发生电外科损伤。负极板基础面积为50cm2时,负极板温度为36℃,基础面积下降到13cm2,温度上升至40℃,极板温度超过皮温6℃,可发生灼伤。
(4)揭除负极板时如果速度过快、用力过猛可发生表皮与真皮分离或表皮剥脱等机械损伤。
(5)切割有阻力,对组织有挤压作用,极易造成软组织损伤,容易延长手术刀口愈合时间。
(6)烟雾大,刀口和电极极易粘连,患者疼痛感大。
(7)手术刀口碳化严重,影响病理检查。
(8)因为热损伤面积太大,所以做精确切割的难度也大,严重影响预期的手术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合伤口小、安全性高的射频粒子刀。
本实用新型一种射频粒子刀,包括壳体、射频能量回收天线和射频电极,所述壳体上设有触摸屏、电源、射频能量回收天线插座、射频电极插座、CPU中控电路板和功放输出电路板,所述CPU中控电路板分别与所述触摸屏、电源、功放输出电路板双向电连接,所述电源的输出端还与功放输出电路板电连接,所述射频电极通过射频电极插座与所述功放输出电路板双向电连接,所述射频能量回收天线通过射频能量回收天线插座与所述功放输出电路板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功放输出电路板包括脉冲信号放大器、功率推挽电路、直流电源滤波电路、射频功放变压器和射频电极功能开关信号拾取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苏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苏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02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无支点平移纠偏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背景墙的挂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