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故障监测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0802.5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455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5 |
发明(设计)人: | 王方;祖世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仕得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思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6 | 代理人: | 范国锋;路永斌 |
地址: | 110179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缆故障 故障定位单元 监测定位系统 光缆监测单元 本实用新型 告警 检测数据 监测 传输 定位检测 分析处理 故障定位 数据传输 运行状态 自动化 光缆 中断 检测 响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缆故障监测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光缆监测单元(1)、中央处理单元(2)和故障定位单元(3),所述光缆监测单元(1)用于对光缆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并将监测到的光缆故障告警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2),所述中央处理单元(2)用于对接收到的光缆故障告警进行响应、控制故障定位单元进行检测并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所述故障定位单元(3)用于对光缆故障点进行定位检测,并将检测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单元(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缆故障监测定位系统,自动化程度高,适应范围广,避免了光缆故障时数据传输的中断,光缆故障监测范围大,故障定位精度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通信故障监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缆故障监测定位系统。
背景技术
光纤通信是以光波为载波,以光导纤维为传输介质的一种通信方式,其具有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抗干扰等优点,近年来已经得到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基本建成与光缆为主,微波、卫星为辅的、覆盖全国、技术先进、大容量的网络基础平台,光纤通信在电力装置方面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并成为电力通信装置中的主要通信方式。
目前,我国的主要通信线路一般都使用光缆进行传输,二光缆往往埋在地下,出现故障时故障点难以排查;且光缆铺设长度较长,采用常用的光时域反射仪(OTDR)技术进行长距离大范围探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还会存在较大的探测盲区,使用起来极不方便。
此外,现有技术中的多种检测系统多侧重于对光缆实时监测和故障定位,但均会存在光缆传输业务的中断,严重影响光缆网络的使用。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定位精度高、故障排除耗时短且故障排除不影响正常传输的光缆故障监测定位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设计出一种光缆故障监测定位系统,该系统包括对光缆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的光缆监测单元、对光缆故障点进行定位检测的故障定位单元和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发送指令的中央处理单元,所述光缆监测单元和故障定位单元能够同时对光缆故障进行监测定位,避免了监测盲区,提高了故障排除效率;在光缆监测单元中还设置备用光缆,能够在光缆故障时自动切换,避免了光缆故障时数据传输的中断,从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具体来说,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缆故障监测定位系统,其中,所述系统包括光缆监测单元1、中央处理单元2和故障定位单元3,
其中,所述光缆监测单元1包括光功率监测单元11、光时域反射仪12、主光开关13、备用光开关14、被测光缆15和备用光缆16,
所述备用光缆16依次连接备用光开关14、光时域反射仪12和光功率监测单元11,所述被测光缆15依次连接主光开关13、光时域反射仪12和光功率监测单元11;
所述光功率监测单元11包括光功率计111、报警器112和处理器113,所述光功率计、报警器和处理器电连接;
所述光缆监测单元1还包括运行设备监控器17和运行环境监控器18,所述运行设备监控器17为电信号传感器,所述运行环境监控器18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故障定位单元3包括数据处理单元31,光发射单元32、光纤分路器33和光纤环形器34,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31包括存储器311和转换器312
所述光发射单元32包括互相连接的光源321和滤波器322。
其中,所述光功率计111为Artifex的OPM150光功率计,所述处理器113为MCU处理器。
其中,所述中央处理单元2与光缆监测单元1通过无线通信网络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单元2包括主控单元21和自动切换单元22,所述光缆监测单元1将监测到的光缆故障信号通过无线通信网络传输至主控单元21,经主控单元21判断分析后,发送切换指令至自动切换单元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仕得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仕得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08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