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配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0833.0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25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高园;温川飙;宋海贝;杜雅川;罗悦;许强;陈菊;吴海涛;程小恩;陶瑞卿;杨中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F15/04 | 分类号: | B01F15/04;B01F15/02;B01F15/00;B01F7/00;B01F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配药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配药系统,包括:配药箱,药液盒,搅拌装置,控制器,上位机;所述配药箱与进水管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配药箱与药液盒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蠕动泵、节流阀和流量计;所述配药箱中还包括所述搅拌装置;所述蠕动泵、节流阀、流量计、搅拌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上位机;所述第二管道为耐腐蚀性材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准确地对各种药液进行自动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配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配药系统。
背景技术
配药过程应用于各种技术领域。在农林种植领域,需要对农药浓度进行配置;在医药领域,尤其是中医药领域,需要对中药液的浓度进行配置;在工业生产技术领域,生产过程中也需要对各种药物制剂进行配置。而现有的配药过程,主要根据人的经验来人工配置,显然,完全依赖人工的配置方式不仅使药液配置的浓度不准确,而且增加了人与有毒物质的接触几率,不满足配药过程绿色化、智能化的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智能配药系统,能够准确地对各种药液进行自动配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智能配药系统,包括:配药箱,进水管,药液盒,搅拌装置,控制器,上位机;所述配药箱与进水管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所述配药箱与药液盒通过第二管道连接;所述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均设有蠕动泵、节流阀和流量计;所述配药箱中还包括所述搅拌装置;所述蠕动泵、节流阀、流量计、搅拌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上位机;所述第二管道为耐腐蚀性材质。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三管道;所述第三管道的进水口穿过所述配药箱侧面延伸至配药箱底部,第三管道的出水口穿过所述配药箱侧面;所述第三管道上还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位于所述配药箱的外部;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管道上还设有即热装置;所述即热装置为温度可调试即热装置;所述即热装置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药箱顶面还设有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所述超声波液位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配药箱为透明材质;所述配药箱的外侧壁设有红外对管传感器;所述红外对管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药液盒有两个以上。
优选地,所述控制器的主控芯片为STM32F103RCT6,所述控制器中设有无线通信模块;所述上位机为移动终端。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均为硅胶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配药系统,通过控制器对蠕动泵、节流阀和流量计的控制,实现对配药箱中进水量和进药量的准确控制,进而实现对药液的自动、准确地配置。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器采用无线控制器、上位机采用移动终端,能够实现远程操作,进一步方便了配药过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工作流程图;
图中:1为配药箱,2为进水管,3为药液盒,5为第一管道,6为第二管道,7为蠕动泵,8为节流阀,9为流量计,10为即热装置,11为超声波液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08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