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原料裂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1497.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8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林崇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崇洋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27/00;B01D53/60;B01D53/62;B01D53/78;B01D5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3000 辽宁省抚顺***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温罐 出水管 导热管 连通 处理架 裂解 本实用新型 进水管 水箱 石油化工生产 裂解装置 石油裂解 水箱顶端 控制器 顶端面 硅材质 三通管 温感器 吸水管 右端面 转接管 底端 排出 水泵 烟囱 回收 贯穿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裂解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原料裂解装置,包括处理架,所述处理架顶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裂解机构,所述裂解机构的烟囱右端连通有导热管,所述处理架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保温罐,所述导热管外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顶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底端连通有三通管,所述水箱底端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贯穿保温罐,所述出水管与保温罐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导热管,这种设置配合第一转接管与水箱的连通、导热管的硅材质设置和吸水管及出水管与保温罐的连通,在控制器对温感器和第一水泵的控制下,可以通过水对裂解机构排出的气体中的热能进行回收,从而避免了热能的浪费,也节省了成本的投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裂解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原料裂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里,常用石油分馏产品作原料,采用比裂化更高的温度,使具有长链分子的烃断裂成各种短链的气态烃和少量液态烃,以提供有机化工原料,工业上把这种方法叫做石油的裂解,所以说裂解就是深度裂化,是以获得短链不饱和烃为主要成分的石油加工过程,是化学变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石油裂解的方式越来越多,但是部分裂解方式会存在一些缺陷,因此,对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原料裂解装置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石油裂解领域,目前使用的部分裂解方式在对石油进行高温裂解的过程中会导致热能的大量浪费,从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成本的投入,还有部分石油裂解方式会排放出大量有害气体,排放的有害气体不但会对我们生活的环境带来危害,甚至会对我们的健康带来影响,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原料裂解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原料裂解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石油化工生产用原料裂解装置,包括处理架,所述处理架顶端面左侧固定连接有裂解机构,所述裂解机构的烟囱右端连通有导热管,所述处理架右端面固定连接有保温罐,所述导热管外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顶端设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底端连通有三通管,所述水箱底端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贯穿保温罐,所述出水管与保温罐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罐顶端面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一水泵,且第一水泵与三通管连通,所述三通管右端连通有连接管,所述第一水泵左端连通有吸水管,且吸水管贯穿保温罐,所述吸水管与保温罐固定连接,所述保温罐底端面内侧固定连接有温感器,所述处理架顶端面右侧通过连接块固定连接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左端连通有抽液管,所述第二水泵右端连通有输液管,所述处理架内侧固定连接有单孔隔板,所述保温罐右端面固定连接有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单孔隔板左端面滑动连接有活性炭吸附层,且活性炭吸附层与处理架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单孔隔板右端面固定连接有防溅网,且导热管和抽液管均贯穿处理架和防溅网,所述导热管和抽液管均与处理架和防溅网固定连接,所述导热管底端面连通有第二转接管。
优选的,所述导热管是由硅材质的管材制成的,且导热管与水箱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水箱顶端和水箱底端均连通有第一转接管,位于顶端的所述第一转接管与进水管连通,位于底端的所述第一转接管与出水管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导热管,这种设置配合第一转接管与水箱的连通、导热管的硅材质设置和吸水管及出水管与保温罐的连通,在控制器对温感器和第一水泵的控制下,可以通过水对裂解机构排出的气体中的热能进行回收,从而避免了热能的浪费,也节省了成本的投入;
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第二转接管,这种设置配合导热管与第二转接管的连通、氢氧化钠溶液与有害气体产生的化学反应和活性炭吸附层对有害气体的吸附和过滤,从而最大程度的避免了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们健康的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崇洋,未经林崇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1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极箔生产线热量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H型翘片省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