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相线密封结构、电机总成和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1964.0 | 申请日: | 2019-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931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22 | 分类号: | H02K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 密封结构 三相线 本实用新型 电机总成 绝缘体 电机本体 注塑成型 电控箱 体积小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相线密封结构、电机总成和车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相线密封结构包括:绝缘体,所述绝缘体注塑成型且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相线密封结构的体积小,结构紧凑,可以简化电机本体与电控箱之间连接的布局,降低了电机总成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相线密封结构、电机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机与电控总成之间多数为外部转接电机三相线,用三相引出线接插端子。采用上述的布置方式导致电机总成的占用空间大、大电流电机的三相引出线线径非常粗,不易弯屈,装配困难、布局复杂,且现有三相线引出线都是厂家定制的标准件,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三相线密封结构,该三相线密封结构的体积小,结构紧凑,可以简化电机本体与电控箱之间连接的布局,降低了电机总成的成本。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机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相线密封结构包括:绝缘体,所述绝缘体注塑成型且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三相线密封结构,在绝缘体内形成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分别穿过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分别适于连接电机本体与电控箱,三相线密封结构的体积小,结构紧凑,可以将电机本体与电控箱可靠地连接,三相线密封结构体积小,结构紧凑,装配容易、引出线不会外露、安全性好,同时简化了电机本体与电控箱之间的连接布局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安装法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总成包括:电机本体和电控箱;三相线密封结构,所述三相线密封结构包括:绝缘体,所述绝缘体注塑成型且包括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和第三导体,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的同侧一端构造为第一接线端,所述第一接线端与所述电机本体相连,所述第一导体、所述第二导体和所述第三导体的同侧另一端构造为第二接线端,所述第二接线端与所述电控箱相连。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总成上设置有上述实施例的三相线密封结构,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机总成上设置有上述三项线密封结构,因此电机本体与电控箱的布局更加紧凑、简单,电机总成的体积小,电机总成的装配容易、线束不外露且安全性能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电机总成还包括:接线盒,所述三相线密封结构设置在所述接线盒内,所述接线盒具有第一敞开端和第二敞开端,所述第一敞开端与所述电机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敞开端与所述电控箱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线盒与所述电机本体的壳体一体成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线盒上设置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上设置有可拆卸的安装盖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接线盒与所述电控箱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绝缘体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安装法兰,所述安装法兰与所述接线盒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绝缘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定位件配合的第二定位件。
下面简单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19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