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鱼类电捕链调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2010.1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436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毛志刚;谷孝鸿;曾庆飞;陈辉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79/02 | 分类号: | A01K79/02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徐蓓;邵林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鱼类 电捕链 调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鱼类电捕链调查装置,包括:载体平台、发电机、配电箱和电极阵列,载体平台为绝缘材料制成的浮体,发电机和配电箱固定在载体平台上,发电机的输出端与配电箱的输入端电连接,电极阵列包括2根电极杆和1条电捕链,每个电极杆的中部均设置有接线盒,接线盒之间通过电捕链电连接,任一电极杆通过接线盒与配电箱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个电极杆的底端裸露、上部包裹有绝缘材料,电捕链包括电源线和若干电极,电极与电源线电连接,电极垂直连接于电源线下方,电极相互之间留有空隙。本实用新型装置以河流或浅水湖泊等可涉水水体的鱼类调查设备研发为目的,可实现高效电磁诱导、快速处理鱼类样品,且安全性高、可操控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生态科学调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鱼类电捕链调查装置,适用于河流或浅水湖泊等可涉水水体的鱼类科学调查。
背景技术
由于鱼类重要的经济意义、潜在的生态功能以及生态完整性评估中的应用等,其经常作为一个关键的生态组成部分而被调查监测。鱼类监测收集的数据被用来定量化描述鱼类种群及群落的现状与变化趋势,并明确其与其他生态因子间的关系以及指导渔业资源管理问题,因此鱼类调查监测数据需要最大程度的标准化与科学化。目前淡水水域的鱼类调查中,采用的调查方法和捕捞网具种类繁多,包括网簖、刺网、拖网、地笼、电捕等,一方面各种网具自身的选择性使得调查结果产生明显差异,另一方面鱼类调查方法的不一致也造成研究结果间难以进行准确的科学比较。鱼类电捕调查是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并大量实际运用的调查技术,其中大型湖泊或小型溪流中已有较成熟的电捕装置,例如电捕船或电捕背包等,但这些装备并不适用于一些水深较浅而水面宽度较大的可涉水溪流或湖泊,因此迫切需要一种能在这些类型水体中应用的便携式鱼类科学调查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在水深较浅而水面宽度较大的可涉水溪流或湖泊中进行鱼类电捕调查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鱼类电捕链调查装置,包括:载体平台、发电机、配电箱和电极阵列,
所述载体平台为绝缘材料制成的浮体,所述发电机和所述配电箱固定在所述载体平台上,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配电箱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电极阵列包括2根电极杆和1条电捕链,每个所述电极杆的中部均设置有接线盒,所述的接线盒之间通过所述电捕链电连接,任一所述电极杆通过接线盒与所述配电箱的输出端电连接,每个所述电极杆的底端裸露、上部包裹有绝缘材料,
所述电捕链包括电源线和若干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电源线电连接,所述电极垂直连接于所述电源线下方,所述电极相互之间留有空隙。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平台为船形。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设置于所述载体平台的后部,所述配电箱设置于所述载体平台的中部。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平台为塑料绝缘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载体平台长度为2.0~2.5m,宽度为1.0~1.2m。
进一步的,所述发电机为1800W、15.0A的汽油或柴油发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配电箱的输出为16V低压交流电,脉冲频率为20~500Hz。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杆的底端弯折形成电极探头,所述电极杆上部包裹PVC 管。
进一步的,所述PVC管的长度为2.0m,外径为25mm。
进一步的,所述电极探头的长度为30cm,外径为16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2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汽车油箱散热装置
- 下一篇:用于检测温度采样线束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