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土木建筑用空心桩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2300.6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51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17 |
发明(设计)人: | 李二豹;于永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二豹;于永林 |
主分类号: | E02D13/10 | 分类号: | E02D13/10;E02D5/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5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土木 建筑 空心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其包括中空的柱筒,柱筒的底端设有锥台,柱筒的顶端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呈圆柱状的底座,底座下端面上设有凹槽,柱筒套设在凹槽内,凹槽的侧壁处沿着底座的径向设有呈T型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凹槽侧壁的端面处相配合地设有均呈半圆状的前固定件和后固定件,前固定件和后固定件用于将底座固定在柱筒上;前固定件上设有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轨,后固定件上设有与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轨,前固定件和后固定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通过锥台和保护装置的设置,使得空心桩的尾部和顶部在打桩作业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防止空心桩的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空心桩是一种常见的建筑基建材料,空心桩一是减轻重量,二是空心桩相互之间的拱力比实心的大,在建筑中用途广泛。目前,现有的空心桩多采用单通道,在进行打桩作业时,空心桩的尾部受击打力较大,容易造成尾部破碎,同时空心桩受打击的顶部,未设置保护措施,容易对空心桩顶部造成不可逆的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空心桩在打桩作业时空心桩的顶部和尾部容易损坏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土木建筑用空心桩。其能够实现在打桩作业时对空心桩的顶端和尾端进行保护的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土木建筑用空心桩,其包括中空的柱筒,柱筒的底端设有锥台,柱筒的顶端设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呈圆柱状的底座,底座下端面处设有凹槽,柱筒套设在凹槽内,凹槽的侧壁处沿着底座的径向设有呈T型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凹槽侧壁的端面处相配合地设有均呈半圆状的前固定件和后固定件,前固定件和后固定件用于将底座固定在柱筒上;前固定件上设有与第一滑槽相配合的第一滑轨,后固定件上设有与第二滑槽相配合的第二滑轨,前固定件和后固定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锥台的设置,使得在打桩作业时柱筒进入地基中更加的方便,从而使柱筒的尾部得到保护;通过底座和凹槽的设置,使得柱筒能够套设在底座上,进而使在打桩作业时,底座能够受力,从而使柱筒能够得到保护;其中,前固定件、后固定件和螺栓的设置,使得前固定件和后固定件相互配合,通过螺栓卡接在柱筒上,使得底座能够固定在柱筒的顶端,从而方便底座在柱筒上的安装和拆卸;其中,第一滑槽、第一滑轨、第二滑槽和第二滑轨的设置,使得对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两端用堵头进行封堵后,前固定件能够位于第一滑槽内,后固定件能够位于第二滑槽内的同时前后固定件能够在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内移动,进而调节前后固定件之间的距离,从而方便底座在柱筒上的安装和拆卸。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上的技术方案,使得空心桩的尾部和顶部在打桩作业时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防止空心桩的损坏,同时,保护装置具有方便安装和拆卸的优点。
作为优选,凹槽的底壁上沿着底座的径向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两端侧壁上设有第一轴承安装槽,第一轴承安装槽内固定设有第一轴承;安装槽内可转动地设有两根转动杆,两根转动杆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轴承相连,两根转动杆的另一端分别与一固定设置在安装槽内的转动座相连;凹槽内可滑动地设有能够与柱筒内圈相贴合的前贴合块和后贴合块,前贴合块与后贴合块上均设有位于安装槽内的滑块,滑块分别螺纹连接在对应的转动杆上;底座上且位于安装槽的中部处沿着底座的轴向设有通孔,安装槽的底壁上且与通孔同轴设有直径大于通孔直径的第二轴承安装槽,第二轴承安装槽内设有第二轴承,通孔内设有一端与第二轴承相连的拨杆,拨杆位于安装槽内的一端上设有第一锥齿轮,两根转动杆的另一端的端部处均设有与第一锥齿轮相配合的第二锥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二豹;于永林,未经李二豹;于永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2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