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提高火电纯凝机组灵活性的多路抽汽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2554.8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178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磊;高新勇;郑立军;俞聪;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F01K7/16;F22D1/32;F22D1/5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9 | 代理人: | 张狄峰 |
地址: | 310030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提高 火电 机组 灵活性 多路抽汽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提高火电纯凝机组灵活性的多路抽汽系统,属于火电机组灵活性提升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锅炉、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凝汽器、凝结水泵、低压回热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回热加热器、汽水换热器和疏水泵;通过改变汽轮机的做功蒸汽量,来改变汽轮机出力,从而实现机组的负荷快速响应,可以在热电机组或纯凝机组上进行推广应用,具有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火电机组灵活性提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火电纯凝机组灵活性的系统,尤其适用于火电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政策逐渐重视新能源的推广,降低火电机组的比例。由于风电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间歇性、不可控性及反调峰特性,这就逐渐增大了火电机组进行电网调峰的难度。为了能有效的消纳新能源资源,国家逐渐加大了火电机组调峰的政策性要求,如国家能源局东北监管局关于印发《东北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营规则(试行)》及其补充规定要求要提升清洁能源消纳空间,同时规定了“阶梯式”补偿机制,其中调峰率的最高补偿价格达到了0.4~1.0 元/kWh。由此可见,国家政策已加大对火电机组调峰能力的补偿力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投资少、可提高火电纯凝机组灵活性的多路抽汽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提高火电纯凝机组灵活性的多路抽汽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锅炉、汽轮机高压缸、汽轮机中压缸、汽轮机低压缸、凝汽器、凝结水泵、低压回热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高压回热加热器、汽水换热器和疏水泵;所述锅炉的主蒸汽出口通过高压蒸汽管与汽轮机高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所述汽轮机高压缸的排汽口通过中排蒸汽管道与锅炉再热器连接,所述锅炉的再热蒸汽出口通过热再蒸汽管与汽轮机中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所述汽轮机中压缸的排汽口通过中低压联通管与汽轮机低压缸的进汽口连接,且在汽轮机低压缸的进汽口安装有第八阀门,所述汽轮机低压缸的排汽口与凝汽器连接,所述凝汽器的凝结水出口与凝结水泵连接,所述凝结水泵的给水出口通过锅炉给水管与锅炉的给水进口连接,在锅炉给水管上沿着给水流动方向依次安装有低压回热加热器、除氧器、给水泵和高压回热加热器,所述低压回热加热器的进汽口通过低压回热抽汽管与汽轮机低压缸的回热抽汽口连接,所述除氧器的进汽口通过除氧抽汽管与汽轮机中压缸的除氧抽汽口连接,所述高压回热加热器的进汽口通过高压回热抽汽管与汽轮机高压缸的回热抽汽口连接,所述汽水换热器的低温水进口经由冷端进水管与循环水出口管道连接,汽水换热器的高温水出口经由冷端出水管与循环水出口管道连接,所述汽水换热器的蒸汽进口与主蒸汽引出管、中排热蒸汽引出管、热再热蒸汽引出管、工业抽汽口引出管或中低压联通管引出管中的一根或几根相连通,所述汽水换热器的高温疏水出口通过高温疏水管与除氧器的给水进口连接,且在高温疏水管上安装有疏水泵。
进一步而言,所述汽水换热器通过冷端进水管和冷端出水管与循环水出口管道联通,并分别在冷端进水管和冷端出水管上安装有第六阀门和第七阀门,用于调节汽水换热器的进水量。
进一步而言,所述主蒸汽引出管、中排热蒸汽引出管、热再热蒸汽引出管、工业抽汽口引出管、中低压联通管引出管分别经由第一阀门、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四阀门、第八阀门、第五阀门连接至抽汽母管,再经由汽水换热器和疏水泵连接至除氧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发明设计合理、性能可靠、投资少、可提高火电纯凝机组灵活性,通过改变汽轮机的做功蒸汽量,来改变汽轮机出力,从而实现机组的负荷快速响应,可以在热电机组或纯凝机组上进行推广应用,具有较高的实际运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2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电池电源的浇封防爆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生物反馈及电刺激治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