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母埋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3501.8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82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涌;胡彩霞;李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嘉华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44 | 分类号: | B29C65/44 |
代理公司: | 武汉今天智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28 | 代理人: | 矫娅琳 |
地址: | 430056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母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埋植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其用于将螺母埋植至塑料件的埋植柱内;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仿形台,所述仿形台具有与所述塑料件仿形的仿形支撑面;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包括位于所述仿形支撑面上方的若干个加热圈,所述加热圈与所述埋植柱一一对应设置;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所述加热件上方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圈一一对应设置的让位孔;及下压件,所述下压件包括压杆部和驱动所述压杆部升降的驱动部,所述压杆部与所述让位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压杆部能依次穿过所述让位孔和加热圈以将放置在所述埋植柱上的所述螺母压入所述埋植柱内。本实用新型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螺母埋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埋植螺母至塑料件产品上为单点逐一人工预热埋植,而每个塑料件产品上往往需要埋植多个螺母,埋植过程中稳定性、一致性差,单件产品埋植周期过久,属于流水作业瓶颈时间。而且由于埋植每个螺母时,需人工手动预热螺母后再埋植至塑料件产品内,其原理为:高流电流流向环形加热圈,过程中线圈内瞬间产生极性变化的强磁束后贯通整个螺母,螺母与加热电流相反的方向产生极大的涡电流,螺母内的电阻产生焦耳热,使温度迅速上升。所以,在人工手动预热状态下,螺母相对于感应线圈的位置对于螺母升温温度有直接影响,预热过热螺母温度过高,则会导致原材料炭化于螺母外表面扭力衰减拔脱,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严重影响了产品的合格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螺母埋植装置,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合格率。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螺母埋植装置,其不同之处在于:其用于将螺母埋植至塑料件的埋植柱内;
其包括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仿形台,所述仿形台具有与所述塑料件仿形的仿形支撑面;
加热件,所述加热件包括位于所述仿形支撑面上方的若干个加热圈,所述加热圈与所述埋植柱一一对应设置;
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位于所述加热件上方的支撑台,所述支撑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加热圈一一对应设置的让位孔;
及
下压件,所述下压件包括压杆部和驱动所述压杆部升降的驱动部,所述压杆部与所述让位孔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压杆部能依次穿过所述让位孔和加热圈以将放置在所述埋植柱上的所述螺母压入所述埋植柱内。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埋植柱至少有两个。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下压件的个数等于所述埋植柱的个数,各所述下压件包括一个驱动部和一个压杆部。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部为驱动气缸,所述压杆部固定于所述驱动部活塞杆的下端。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驱动部为可调行程气缸。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埋植柱上开设有用于埋植所述螺母的埋植孔,所述压杆部的直径大于所述埋植孔的直径。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压杆部的下端开设有与通气阀连通的吹气冷却孔。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加热件还包括给所述加热圈提供交变电流的电源。
按以上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架还包括若干个支撑柱,各所述支撑柱分别连接所述基座和所述支撑台。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特点为:该螺母埋植装置,加热圈和螺母的间距固定,解决了螺母预热过热及预热不足的问题,避免了螺母埋植扭力拔脱现象,不仅提高了产品合格率,提高了生产效率;各气缸能分别同时将预热后的螺母直接压入埋植柱内,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螺母埋植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嘉华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嘉华汽车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35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关于膜内贴标注塑成品的在线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排气系统的壳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