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空气间隙的半封闭式双反冲灭弧防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5172.0 | 申请日: | 2019-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326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巨丰;王嬿蕾;李心如;唐佳雄;徐宇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小嬿 |
主分类号: | H01T1/02 | 分类号: | H01T1/02;H01T4/08;H01B17/48;H01B17/46 |
代理公司: | 南宁深之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徐国华 |
地址: | 530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间隙 封闭式 反冲 防雷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空气间隙的半封闭式双反冲灭弧防雷装置,主要包括灭弧体和反冲灭弧组件,灭弧体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在灭弧体内部中间位置还纵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把灭弧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组反冲灌注灭弧通道;在左侧的反冲灌注灭弧通道的上端固定安装一个反冲灭弧组件,下端为向灭弧体侧面延伸设置的反冲喷口;在右侧的反冲灌注灭弧通道的上端为向灭弧体侧面延伸设置的反冲喷口,下端固定安装一个反冲灭弧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够约束并管控电弧路径,消除电弧漂移的危害,而且使用范围广,一次安装,可长期重复使用,运行成本低,灵敏性高,有利于电力安全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输配电架空线路用的防雷装置,涉及一种无空气间隙的半封闭式双反冲灭弧防雷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架空输配电线路、变电站和发电厂等区域雷击事故频繁,由雷击造成的事故给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和可靠的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给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带来巨大的影响。如何进行有效的灭弧防雷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一直是电力部门重点研究内容,现有的灭弧防雷手段主要是通过在电力系统线路中加装灭弧防雷器来进行保护;但是从防雷装置技术所要求的:安全性、有效性、耐用性、经济性、维护性这几点综合考虑分析发现,现有的防雷装置技术水平很难做到一步到位。
对此,申请人和相关发明人针对防雷装置技术要求进行了大量研究,发现现有的防雷器仍存在以下问题:①灭弧效果不佳,电弧通过时产生冷凝极效应,低温电弧烘烤产气材料使得产气效果不佳,冷凝极效应与高温烘烤产气形成灭弧之间的矛盾使得灭弧效果不佳;②灭弧灵敏度不高,小电弧通过时存在灭弧效果不佳,只有在较大电弧通过下多腔室才能正确动作,而大电弧流通会导致继电保护动作即存在跳闸事故,故多腔室灭弧灵敏度不理想;③耐用性不高,产气材料需要高温条件下烘烤产气,在高温环境下灭弧装置内的产气材料被消耗,造成耐用性不佳;④受到运行方式的影响,造成存在灭弧盲区,使得灭弧防雷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无空气间隙的半封闭式双反冲灭弧防雷装置。该装置拥有较好的灭弧防雷有效性和耐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空气间隙的半封闭式双反冲灭弧防雷装置,包括灭弧体和反冲灭弧组件;所述灭弧体内部为中空结构,并且在灭弧体内部中间位置还纵向设有隔板,所述隔板把灭弧体的内部空间分隔成两组反冲灌注灭弧通道,所述隔板上设有壁电极;在左侧的反冲灌注灭弧通道的上端固定安装一个反冲灭弧组件,下端为向灭弧体侧面延伸设置的反冲喷口;在右侧的反冲灌注灭弧通道的上端为向灭弧体侧面延伸设置的反冲喷口,下端固定安装一个反冲灭弧组件;所述的反冲灭弧组件上还设有引弧电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反冲灭弧组件主要由反冲管和接闪器组成;所述的反冲管一端开口、另一端固定安装接闪器,使反冲灭弧组件成为内部中空、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半封闭管件;所述的接闪器与引弧电极电气连接。
所述引弧电极和接闪器均采用强导电性的金属或非金属构成,能够引导电弧进入反冲灌注灭弧通道内;所述反冲管采用高强度、强耐压的非导电金属材料构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反冲管开口处设有导弧环。导弧环采用强导电性的金属或非金属构成,通过与壁电极配合,引导电弧转到另一侧的反冲灌注灭弧通道。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灭弧体的外表面设有裙边。设置裙边能够增强爬电距离,避免电弧沿面放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壁电极采用导弧电极片或者压缩灭弧管或者反冲管。设置壁电极可以有效地分散电弧能量,使电弧更容易熄灭。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向灭弧体侧面延伸设置的反冲喷口的开口向下倾斜。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输电线路、变电站、断路器、变压器或者串联补偿装置上进行灭弧防雷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小嬿,未经段小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51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氧体永磁元件生产专用设备
- 下一篇:一种防烫伤的艾灸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