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化器连接管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6913.7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44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周春和;何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润同和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7D1/08 | 分类号: | F17D1/08 |
代理公司: | 42255 武汉瀛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诗恩<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430207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流板 出口端 连接管 扰流板 入口端 本实用新型 液态轻烃 体内 气化器 管体 乱流 上管 管体内壁 混合气体 混合效果 交错布置 流动行程 气化效率 斜向布置 逐渐降低 混合气 上管体 下管体 下管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气化器连接管,包括管体、导流板和扰流板;所述管体包括入口端、出口端、上管体和下管体;入口端高于出口端;导流板有多个,均间隔设于下管体内壁,导流板由入口端向出口端斜向布置且高度逐渐降低;扰流板有多个,均间隔设于所述上管体内壁,扰流板由入口端向出口端倾斜朝下布置。本实用新型的气化器连接管,通过在下管体内壁设置导流板,使得液态轻烃流经连接管时,增加其流动行程,从而增加其与混合气体或空气的接触时间,尤其是交错布置的导流板易使液态轻烃产生乱流,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大,提升气化效率;通过在上管体内壁设置扰流板使得进入连接管内的空气或混合气产生乱流,混合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态轻烃气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气化器连接管。
背景技术
液态轻烃(比如戊烷)作为燃料使用时,需要将液态轻烃与空气混合气化形成可燃气体,再输送至用户供使用,而液态轻烃的气化需要气化设备(气化器)实现,现有气化设备通常包括一级气化器和二级气化器,一级气化器和二级气化器之间通过连接管连接,由于一级气化器中还包含有部分液态轻烃,其会随连接管流入二级气化器中进行进一步混合,随连接管进入二级气化器的还有一级气化器的出口排出的混合气体,现有气化设备的连接管只是单纯的管体,内壁并没有设置特定的结构或气道,导致液态轻烃或混合气体经过连接管时,并不能有效提升气化或混合效果,无法使气化或混合效率最大化,而部分气化设备的连接管较长或较多,从整体气化或混合效率上考虑,传统连接管的设置形式不利于气化设备的效率提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气化器连接管,包括管体、导流板和扰流板;
所述管体包括入口端、出口端及沿管体轴线方向水平分隔为上下两部分的上管体和下管体;所述入口端高于所述出口端;
所述导流板有多个,均间隔设于所述下管体内壁,导流板由入口端向出口端斜向布置且高度逐渐降低,相邻的导流板交错布置;
所述扰流板有多个,均间隔设于所述上管体内壁,扰流板由入口端向出口端倾斜朝下布置,且扰流板下端与导流板或下管体内壁保持间距。
进一步,所述出口端为竖直端面或斜端面。
进一步,所述管体为弯管。
进一步,所述上管体与下管体通过焊接密封。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气化器连接管,通过在下管体内壁设置导流板,使得液态轻烃流经连接管时,增加其流动行程,从而增加其与混合气体或空气的接触时间,尤其是交错布置的导流板易使液态轻烃产生乱流,与空气的接触面更大,提升气化效率;另外,通过在上管体内壁设置扰流板使得进入连接管内的空气或混合气产生乱流,混合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气化器连接管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侧视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下管体的局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上管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入口端;2、出口端;3、上管体;4、下管体;5、导流板;6、扰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润同和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未经武汉润同和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市锅炉压力容器检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6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