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气囊鞋底换气鞋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8690.8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151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发明(设计)人: | 盛春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盛春强 |
主分类号: | A43B13/20 | 分类号: | A43B13/20;A43B7/08;A43B7/32;A43B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囊 进气口 上表面 拱形 鞋面 本实用新型 弹性恢复力 拱形状结构 进气单向阀 排气单向阀 侧面设置 可变行程 圆形凹坑 大气囊 换气鞋 排气口 下表面 小气囊 鞋底板 粘合 鞋垫 排气 气道 连通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气囊鞋底换气鞋,包括一鞋中底、一粘于中底之上的小底、一粘于小底之上的鞋底板和鞋面,以及一设置于鞋面内的鞋垫;所述小底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排气口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排气单向阀并与气囊相连通;所述小底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口,进气口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进气单向阀并与气囊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上表面有多个内拱形的圆形凹坑,中底和小底粘合后就形成多个气囊,气囊与气囊之间由气道相互连通,中底的下表面在气囊的位置向下凸显拱形状结构,相比大气囊,在可变行程相同的情况下,小气囊的拱形度更大,弹性恢复力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尤其是一种能透气的鞋。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鞋结构紧凑,在穿着时,鞋体内腔往往形成相对封闭的空间,鞋体内腔的空气几乎无法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导致脚排出的汗水和热量无法及时排出鞋外,形成潮湿、闷热的鞋内环境,不但使人感到非常不舒适(所谓“捂脚”)而且非常适合某些微生物(如真菌)的繁殖,容易导致“脚臭”和各种脚疾,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设法让鞋内的空气流动起来,实现与外界空气的交换。因此,人们随后开发了多种诸如排汗鞋、呼吸鞋和换气鞋等具有可以实现鞋的内腔与外界空气进行交换功能的新式保健鞋。这类鞋的基本结构通常是在鞋底的后跟内安装一个气囊,气囊内设置一个压缩弹簧,通过压缩气囊进行换气。它的缺点是由于鞋底安装了压缩弹簧,长时间穿着脚后跟会很不舒服。还有一种鞋将鞋底做成前后两个气囊,如专利号201420524014.9,它利用具有弹性的鞋底材料(如橡胶)所固有的弹性,将气囊做成拱形状,当气囊变形时会产生弹性使气囊恢复至原始状态。它的缺点由于气囊很大但它的可变形的距离小,所以它的拱形度小,弹性恢复力差,从而影响换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在鞋的结构方面进行一些改进,能够解决良好换气的目的。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气囊鞋底换气鞋,包括:一鞋中底、一粘于中底之上的小底、一粘于小底之上的鞋底板和鞋面,以及一设置于鞋面内的鞋垫;所述小底的侧面设置有至少一个排气口,排气口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排气单向阀并与气囊相连通;所述小底的上表面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口,进气口内设置有与其配合的进气单向阀并与气囊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底的上表面有多个内拱形的圆形凹坑,中底和小底粘合后就形成多个气囊,气囊与气囊之间由气道相互连通,中底的下表面在气囊的位置向下凸显拱形状结构。
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多气囊鞋底换气鞋,当人们行走或跑步时,挤压气囊,将气囊内的空气通过排气单向阀排出,当脚抬起时,气囊由于弹性恢复,从而通过进气单向阀将鞋内空气抽掉,如此反复,以达到换气的效果。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气囊鞋底换气鞋,在鞋底设置了多个小气囊,相比大气囊,在可变行程相同的情况下,小气囊的拱形度更大,弹性恢复力更好。
为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结构特点和效果,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气囊鞋底换气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中底和小底的俯视图
图3为多气囊鞋底换气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盛春强,未经盛春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86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爆米花支撑鞋底及鞋
- 下一篇:一种具有强力止滑功能的鞋大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