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胆囊起搏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8811.9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926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赵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黎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N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贝律师事务所 31301 | 代理人: | 范海燕 |
地址: | 201612 上海市松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胆囊 起搏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胆囊起搏器,包括体内刺激器、体外控制器以及PC端;所述PC端与所述体外控制器串口连接,其用于将预先设定好的控制指令参数传输至所述体外控制器中;所述体外控制器与所述体内刺激器采用无线通信,其为所述体内刺激器输入控制指令,同时用于体内检测数据的存储与显示;所述体内刺激器植入病患体内,为病患胆囊提供一定的电流刺激。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胆囊起搏器通过对胆囊壁进行电流刺激来达到刺激收缩的作用,以此实现对胆囊结石治疗,避免了由切除胆囊治疗方式所带来的术后并发症,为胆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医疗产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胆囊起搏器。
背景技术
胆囊结石是一种常见病,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已达到10%-12%。胆囊结石的治疗一直延用胆囊切除术,但胆囊切除术后的并发症有消化不良、腹胀、腹泻、十二指肠液及胃液食管的反流、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术中胆管损伤等,其发生率在10%-15%,而且一旦发生胆管损伤,后果十分严重。
近年来对胆囊结石成因的研究日益重视胆囊收缩功能的意义,临床和实验研究表明胆石的形成并不完全依赖于胆汁物理化学方面的改变,胆囊本身尤其是胆囊收缩功能障碍在胆固醇结石的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外在治疗胆囊收缩功能障碍方面,除了一些利胆、溶石的中药外,临床医师是束手无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囊起搏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胆囊起搏器,包括体内刺激器、体外控制器以及PC端;
所述PC端与所述体外控制器串口连接,其用于将预先设定好的控制指令参数传输至所述体外控制器中;
所述体外控制器与所述体内刺激器采用无线通信,其为所述体内刺激器输入控制指令,同时用于体内检测数据的存储与显示;
所述体内刺激器植入病患体内,为病患胆囊提供一定的电流刺激。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体内刺激器包括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射频模块、第一电源模块、时钟控制模块、脉冲发生模块以及刺激电极,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一射频模块、时钟控制模块以及脉冲发生模块均与所述第一微处理器电连接,所述脉冲发生模块通过延长导线与所述刺激电极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体外控制器包括第二微处理器、第二射频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以及输入按键,所述第二射频模块、液晶显示模块、第二电源模块以及输入按键均与所述第二微处理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脉冲发生模块产生的为双相刺激波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电源模块采用铿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体内刺激器的第一微处理器、第一射频模块、第一电源模块、时钟控制模块以及脉冲发生模块密封于封装外壳中,该部分植于下腹区域的皮肤内,所述刺激电极植于胆囊壁肌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体内刺激器的封装外壳采用硅胶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胆囊起搏器通过对胆囊壁进行电流刺激来达到刺激收缩的作用,以此实现对胆囊结石治疗,避免了由切除胆囊治疗方式所带来的术后并发症,为胆囊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前景,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胆囊起搏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胆囊起搏器的体内刺激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黎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黎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88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石墨烯足部按摩仪
- 下一篇:一种研磨桶移动装置及包括该移动装置的研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