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颌面部穿刺导航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19457.1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78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李岩;宋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嘉尔旗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4/20 | 分类号: | A61B34/20;A61B10/02;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未***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打印 技术 面部 穿刺 导航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颌面部穿刺导航设备,包括通槽、面罩、眼罩、第一定位块、第一套管、第一螺旋弹簧、滑杆、第二套管、卡框、导航板、连接杆、安装块、口罩、鼻套、旋转框、旋转块、第二定位块和第二螺旋弹簧,所述第一套管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所述旋转框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弹簧。本实用新型合理利用3D打印的技术,根据不同人的面部形成不同的面罩,再结合卡框的配合,从而可以将面罩稳定的固定在人体的面部,通过对连接杆的准确调整,进而使导航板的通孔对准需要穿刺的位置,便于进行准确穿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3D打印技术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颌面部穿刺导航设备。
背景技术
穿刺是一个医学手术用语,是将穿刺针刺入体腔抽取分泌物做化验,向体腔注入气体或造影剂做造影检查,或向体腔内注入药物的一种诊疗技术。穿刺的目的是抽血化验,输血、输液及置入导管做血管造影。
一般情况下,颅神经疼痛患者都是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但是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或者药物不能治疗的时候,就采用微创法进行治疗,通过颌面部皮肤将射频穿刺针进入颅内、神经节、神经根和神经干等部位,有选择的破坏相应的疼痛区域的神经纤维。
申请号为201620184286.8的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颌面部穿刺导航装置,其中就是采用3D打印的方式制造一个导航装置供穿刺使用,但是这种装置在使用3D打印机进行扫描的时候,人是闭着嘴的,当使用该导航器的时候,需要用牙咬住该装置,就是处在张嘴的状态,从而穿刺柱的位置可能发生变化,影响了穿刺的准确性。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颌面部穿刺导航设备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颌面部穿刺导航设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3D打印技术的颌面部穿刺导航设备,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上对称设置有眼罩,所述面罩中部设置有鼻套,所述面罩下侧设置有口罩,所述面罩侧面均匀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上安装有相对应的卡框,所述面罩左侧面上端对称安装有旋转框,所述旋转框内部安装有旋转块,所述旋转块侧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旋弹簧,所述第一螺旋弹簧内部套设有滑杆,所述第一螺旋弹簧右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一定位块,所述旋转框上表面固定安装有第二定位块,所述第一定位块与第二定位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第二螺旋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块与旋转框之间安装有转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杆分别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滑动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与安装块螺纹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框为U型结构且端部设置有与通槽相对应的拐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航板中部开设有与穿刺针相对应的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嘉尔旗实业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嘉尔旗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19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面板翻转装置吸盘清洗装置
- 下一篇:油管插接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