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颅脑外伤患者康复助行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0461.X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78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8 |
发明(设计)人: | 沈霞;袁建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任毅 |
地址: | 22600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颅脑 外伤 患者 康复 助行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颅脑外伤患者康复助行器,包括把手框、万向轮和支撑腿,把手框的后表面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支撑腿的后端连接有万向轮,万向轮转动连接在支撑腿的外侧壁,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把手框的下表面,把手框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伸缩杆,第一伸缩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栓,把手框的内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固定带,把手框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坐板,坐板通过支撑转轴和把手框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患者将固定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腰部,固定带和把手框通过连接绳固定在一起,患者不将手放在把手框上行走,达到锻炼的效果,患者可以随时将手放置在把手框上进行休息,方便患者使用助行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颅脑外伤患者康复助行器。
背景技术
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体外诊断试剂及校准物、材料以及其他类似或者相关的物品,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
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原有的助行器需要患者将手扶在助行器上进行行走,患者此时腰呈弯曲状态,长时间会导致患者腰部酸疼,不方便患者使用助行器。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颅脑外伤患者康复助行器,具有避免患者腰疼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颅脑外伤患者康复助行器,包括把手框、万向轮和支撑腿,所述把手框的后表面连接有四个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后端连接有万向轮,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所述把手框的下表面,所述把手框的两侧均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一限位栓,所述把手框的内部通过连接绳连接有固定带,所述把手框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坐板,所述坐板通过支撑转轴和所述把手框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将固定带通过魔术贴固定在腰部,固定带和把手框通过连接绳固定在一起,患者可以不将手放在把手框上行走,达到锻炼的效果,患者可以随时将手放置在把手框上进行休息,方便患者使用助行器,把手框可以通过第一伸缩杆调节长度,以适应不同体型的患者进行使用,患者可以坐在坐板上进行休息,方便患者使用助行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横接杆连接在四个所述支撑腿相对靠近的位置,所述横接杆的下表面连接有配重盒。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配重盒内可以放置重物和物品来提升助行器的重量,达到锻炼的效果,方便患者使用助行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把手框的四角均连接有防护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垫可以降低把手框与外部发生碰撞时的撞击力,达到保护把手框和外部的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坐板的内部开设有透气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可以坐在坐板上进行休息,坐板上开设有透气孔,避免患者长时间坐时滋生痤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把手框通过锁扣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患者转动连接杆,方便患者进入把手框内,连接杆通过锁扣固定在把手框上,避免连接杆转动,方便患者使用助行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腿的内部连接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外侧壁转动连接有第二限位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框可以通过第二伸缩杆调节高度,并通过第二限位栓进行固定,使得把手框可以适应不同身高的患者进行使用,方便患者使用助行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未经南通市第二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04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用气源终端结构及吊塔
- 下一篇:一种粒子弹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