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络合铁脱硫技术的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1027.3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1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牛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品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2;B01D53/96 |
代理公司: | 13128 石家庄轻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瑞妍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高营***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罐体 内罐体 空气均布器 进气管 循环泵 伸入 本实用新型 底部连通 出气管 络合铁 连通 底部端面 含硫气体 空气出口 酸性气体 脱硫技术 脱硫装置 氧化反应 出口端 出口管 进口管 排硫管 投药管 外伸 新能源 焦化 沼气 化肥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络合铁脱硫技术的脱硫装置,包括外罐体和内罐体,内罐体的底部与外罐体的底部连通,第一进气管由外罐体外经外罐体伸入内罐体的底部,于内罐体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出气管和投药管,第二进气管由外罐体外伸入外罐体下部,第二进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空气均布器,空气均布器设于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空气均布器的空气出口高于内罐体的底部端面,于外罐体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出气管,外罐体的底部连通有排硫管,于外罐体外设有循环泵,循环泵的进口管伸入外罐体,循环泵的出口管伸入内罐体的上部。本实用新型具有络合铁与酸性气体发生氧化反应后及时被氧化并循环使用的特点,适用于焦化、化肥、沼气及新能源含硫气体的处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焦化、化肥生产及沼气等含硫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应用络合铁脱硫技术的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在焦化、化肥生产及天然气处理中,主要是将酸性气体内的硫化氢去除。由于使用络合铁作为催化剂使得硫化氢的转化率提高,且络合铁可再生并重复利用,节约净化成本的同时净化效果明显,进而目前生产企业大都采用络合铁作为催化剂用于酸性气体的脱硫工艺。然而,在采用络合铁处理酸性气体时,大多采用将氧化反应后的催化剂和被催化后的产物硫磺排出络合铁脱硫反应器,之后将硫磺分离出来,再对氧化反应后的催化剂鼓入空气进行氧化再生。这种方法投入大,且操作反复,且需要间歇操作,即络合铁在络合铁脱硫反应器含量较少时,需要停止工作并进行补充络合铁,造成生产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络合铁与酸性气体发生氧化反应后及时被氧化并循环使用的应用络合铁脱硫技术的脱硫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应用络合铁脱硫技术的脱硫装置,包括竖直设置的外罐体,于所述外罐体内设有顶部与外罐体顶部固连的内罐体,所述内罐体的底部与所述外罐体的底部连通,用于供给含硫化氢气体的第一进气管由所述外罐体外经外罐体伸入内罐体的底部,于所述内罐体的顶部连通有第一出气管和用于补充络合铁的投药管,用于供给空气的第二进气管由所述外罐体外伸入外罐体下部,第二进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空气均布器,所述空气均布器设于内罐体与外罐体之间,且空气均布器的空气出口高于所述内罐体的底部端面,于所述外罐体的顶部连通有第二出气管,所述外罐体的底部连通有排硫管,于所述外罐体外设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进口管伸入外罐体,循环泵的出口管经外罐体伸入内罐体的上部。
进一步的,所述空气均布器包括环状的闭合的均布管,所述均布管的中心线与所述内罐体的轴线重合,于所述均布管的上侧管壁上沿外罐体的周向均匀地开有若干气口。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出口端连接有若干支管。
进一步的,所述若干支管由其与所述第一进气管连通的端部沿所述内罐体的径向向内罐体的内壁延伸,于各所述支管的上侧管壁上开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的,于所述第一进气管的出口端下部设有导硫罩,所述导硫罩高于所述内罐体的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导硫罩包括小径端套接于所述第一进气管上的第一喇叭状结构,所述第一喇叭状结构由其与所述第一进气管固连处沿所述内罐体的轴线向下渐扩。
进一步的,所述外罐体的底部为沿外罐体的轴线向下减缩的第二喇叭状结构,所述排硫管连接于所述第二喇叭状结构的小径端。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泵的进口管的进口端位于所述空气均布器的下方并高于所述内罐体的底部端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品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品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102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