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鱼粪便收集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1798.2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24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4 |
发明(设计)人: | 董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董臣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C02F9/08 |
代理公司: | 11616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刘玉珠 |
地址: | 135015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漏斗 粪便 上漏斗 壳体 滤网筒 死水区 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 出水口 分离区 进水口 侧壁 进水口连接 可拆卸配合 从上到下 二次污染 粪便残渣 粪便收集 净化装置 壳体顶部 壳体内部 壳体外壁 杀菌机构 一端连接 倒漏斗 正漏斗 水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鱼粪便收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壳体顶部设有进水口,壳体上侧侧壁上设有出水口,壳体相对出水口的侧壁上设有杀菌机构,壳体从上到下依次为粪便分离区和粪便死水区,粪便分离区包括与进水口连接的滤网筒,滤网筒位于壳体内部,滤网筒远离进水口一端连接有空心分离器,空心分离器包括上漏斗和下漏斗,上漏斗为倒漏斗结构,下漏斗为正漏斗结构,上漏斗和下漏斗可拆卸配合连接,上漏斗小口径处的尺寸大于下漏斗小口径处的尺寸,下漏斗与粪便死水区相连,位于粪便死水区下方的壳体外壁设有清理开关。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结构合理,方便清理鱼粪便残渣,不会二次污染水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粪便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鱼粪便收集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养鱼时,鱼类的粪便置留在鱼缸中,易污染水质,滋生细菌,产生有害物质,造成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鱼生病、中毒、缺氧,甚至死亡。目前,清除鱼便的主要方法是使用滤材进行物理过滤,就是使水通过过滤棉、砂石、活性炭等材料来达到分离鱼便的目的,这种方法需要经常清洗、更换滤材,劳动强度大。
目前,常见的利用离心力分离水中颗粒物的装置是水力旋流器。水力旋流器的上部是个圆筒,下部是漏斗形的锥筒,圆筒孔径大于锥筒小口处孔径且之间设有隔板,含有颗粒物的水沿圆筒的切线方向进入,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粗重颗粒物被抛至筒壁并旋转向下经底流口排出或沉淀到收集仓内,较小的颗粒物质旋转到一定程度后随二次上旋涡流经顶部的溢流口排出。此方法适用于分离液体中较重的颗粒物,分离水中鱼便的效率并不高,且粪便残渣不易收集清理,同时鱼便在紊流和剪切流的作用下易粉碎,鱼便粉末化以后其比重与水接近,利用离心力原理难以分离,从而会再次污染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鱼粪便收集净化装置,其结构合理,方便清理鱼粪便残渣,不会二次污染水质。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鱼粪便收集净化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进水口,所述壳体上侧侧壁上设有出水口,所述壳体相对出水口的侧壁上设有杀菌机构,所述壳体从上到下依次为粪便分离区和粪便死水区,所述粪便分离区包括与进水口连接的滤网筒,所述滤网筒位于壳体内部,所述滤网筒远离进水口一端连接有空心分离器,所述空心分离器包括上漏斗和下漏斗,所述上漏斗为倒漏斗结构,所述下漏斗为正漏斗结构,所述上漏斗和下漏斗可拆卸配合连接,所述上漏斗小口径处的尺寸大于下漏斗小口径处的尺寸,所述下漏斗与粪便死水区相连,位于所述粪便死水区下方的壳体外壁设有清理开关。
作为改进:所述粪便死水区的壳体为透明亚克力材质。
作为改进:所述滤网筒为316不锈钢材质。
作为改进:所述上漏斗和下漏斗大径圆周外侧壁与壳体内壁相接触。
作为改进:所述杀菌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外壁的无盖的筒体,所述筒体上方螺纹配合设有桶盖,所述桶盖内部设有杀菌灯,所述杀菌灯的连接线穿过桶盖位于桶盖外部,所述筒体侧壁与壳体侧壁之间相连通。
作为改进:所述上漏斗小口处的口径为48mm,所述下漏斗小口处的口径为20mm,所述上漏斗和下漏斗之间的连接处的高度为30mm。
作为改进:所述滤网筒的网孔孔径为0.8mm。
作为改进:所述上漏斗内设有插针,所述下漏斗内设有插孔,所述插针与插孔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进水口和出水口正好和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相反,避免了鱼粪便被涡流冲散二次污染水质;进水口和出水口正好和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相反,在收集粪便时,滤网筒外的水往滤网筒内冲击,通过水压作用,实现清理滤网筒内壁的粘连杂质;空心分离器上下两个漏斗为同尺寸连接,中间无隔板设计,收集鱼粪便残饵快;鱼粪便残渣和消毒二合一,但市场上普遍为分离装置;粪便死水区为透明PVC材质,可以观察到粪便的收集量,按量定期清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董臣,未经董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17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洋馆维生系统中曝气除臭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增氧装置和养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