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伸缩的漂浮物拦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5447.9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8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朝晖;史云鹏;陆豪;施蓓;汪冬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08 | 分类号: | E02B15/08 |
代理公司: | 31219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卢杰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拦污 立柱 可伸缩的 拦污网 漂浮物 本实用新型 连杆连接 浮箱 挂网 水中 河道 水中悬浮物 活动连接 宽度调整 拦阻装置 水位升降 依次布置 河岸 水面 检测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伸缩的漂浮物拦阻装置,包括:沿河道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拦污主体,每个拦污主体包括浮箱和设在浮箱顶部的拦挡立柱,相邻的两个拦挡立柱之间通过可伸缩的交叉撑连接,并且相邻的两个拦挡立柱的顶端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挂网连杆连接,最靠近河道两侧的两个拦污主体与对应的河岸活动连接、使所有拦污主体随水位升降;拦污网,拦污网与挂网连杆连接、使拦污网覆盖相邻的两个拦挡立柱之间的区域。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河道宽度调整自身长度,同时拦阻水中漂浮物和距离水面一定距离的水中悬浮物,并且检测水中漂浮物高度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伸缩的漂浮物拦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水利工程中所采用的拦阻网,主要用于在水域中拦阻漂浮物,避免漂浮物影响航道,从而便于集中清运漂浮物,保护河道景观。例如,在黄浦江的支河中每年滋生有大量的水葫芦,经常随水流而进入内河道。因此,水葫芦在进入内河道的河口时应予以拦截。这种需要拦截漂浮物的河口很多,仅上海市闵行区、松江区、青浦区、浦东新区等就有一千多座。由此可见,在全国滨海城市需要拦污的河道将数以万计。
以上海金山区为例,在该区连接浙江的河道口门达72个之多,易受上游水葫芦、绿萍漂浮的影响。在水葫芦、绿萍繁殖季节,大量的水葫芦、绿萍覆盖河面。另外,水葫芦的适应性极强,生长速度很快,蔓延速度惊人。因此,水葫芦的泛滥,不仅造成视觉污染,同时还会成为水上垃圾,污染水环境;若不及时治理这些漂浮物,不但会对水域景观造成影响,影响枫泾镇旅游业发展,污染饮用水,甚至可能造成河道、水库、排灌站等堵塞,影响航道运输等,严重影响农业正常生产和水利排灌,并且近期突发性的水体污染事件频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亟待完善,这也严重阻碍了水利工作正常开展,严重影响了上海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形象。
目前拦截漂浮物都是采用固定的拦污网,拦阻高度不变:在实际应用中,要实现高水位拦截,拦污网必须要很高,而在低水位时,高高的拦污网又没有必要,且露出水面的网往往会挂满污物,有碍景观。如果按照正常水位设计网高,又会出现高水位不能拦阻,漂浮物会越网而过。尤其是在不需要拦阻漂浮物的季节,拦污网不但不方便拆卸,难以维修拦污网,而且布置在河道中起不到任何作用,影响景观。这种情况在滨海城市尤其突出,潮涨潮落水位不断变化,所需的拦阻高度也在不断变化,拦污网的高度不能适应性调整。另外,由于拦污网是固定设置的,在不需要拦污的季节,拦污网难以拆下存库。
为了满足城市水生态及水利景观的需要,亟需一种轻型、方便拦污应用、方便移至仓库的拦污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伸缩的漂浮物拦阻装置,能够根据河道宽度调整自身长度,同时拦阻水中漂浮物和距离水面一定距离的水中悬浮物,并且检测水中漂浮物高度以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清理。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伸缩的漂浮物拦阻装置,包括:
沿河道宽度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拦污主体,每个拦污主体包括浮箱和设在浮箱顶部的拦挡立柱,相邻的两个拦挡立柱之间通过可伸缩的交叉撑连接,并且相邻的两个拦挡立柱的顶端之间通过可伸缩的挂网连杆连接,相邻的两个浮箱之间通过所述挂网连杆连接,每个浮箱的底部设有万向轮,最靠近河道两侧的两个拦污主体与对应的河岸活动连接、使所有拦污主体随水位升降;
拦污网,拦污网与挂网连杆连接、使拦污网覆盖相邻的两个拦挡立柱之间的区域;
检测水中漂浮物高度的超载报警装置,超载报警装置设在河岸上。
优选地,所述可伸缩的漂浮物拦阻装置还包括两个河道护岸,两个河道护岸对称设置在河道两侧,最靠近河道两侧的两个拦污主体可上下滑动地设置在对应的河道护岸上。
优选地,所述河道护岸上设有上下延伸的浮箱滑轨,最靠近河道两侧的两个拦污主体的浮箱滑动设置在对应的浮箱滑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54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