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相器及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5469.5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78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苏国生;郑桂鑫;李明超;吴庚飞;法斌斌;吕鹏飞;陈礼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3/32;H01Q3/2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左帮胜;曾旻辉 |
地址: | 5107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相器 输出支路 输入支路 旋转机构 天线辐射单元 电路板 开关切换电路 切换开关 天线 转动 输入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 断开状态 天线波束 天线信号 组件包括 电连接 可改变 可转动 导通 断开 覆盖 | ||
1.一种移相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移相器电路板,所述移相器电路板包括输入支路和多个输出支路,所述输入支路与天线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每个所述输出支路与各自对应的天线辐射单元电连接,且所述输入支路与至少一个所述输出支路呈断开状态;
开关切换电路组件,所述开关切换电路组件包括旋转机构,所述旋转机构可转动的连接在所述移相器电路板上,所述旋转机构上设置有切换开关,其中,在所述旋转机构转动时带动所述切换开关转动,以控制所述输入支路与多个所述输出支路的导通或断开,以选择相应的天线辐射单元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为齿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相器还包括可移动基板,所述可移动基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移动,所述可移动基板上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放置所述齿轮,且在所述容纳槽的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所述齿轮啮合时驱动所述齿轮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开关包括一个导电件或者彼此呈断开状态的多个导电件,其中,
当所述切换开关相对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转动至不同位置时,通过所述导电件实现所述输入支路与多个所述输出支路之间的耦合或分离,以控制所述输入支路与多个所述输出支路的导通或断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输出支路包括第一输出支路、第二输出支路和第三输出支路,且所述输入支路与多个所述输出支路均断开,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第一导电件和第二导电件,其中,
当所述切换开关相对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转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输入支路通过所述第一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输出支路耦合连接,以使与所述第一输出支路电连接的天线辐射单元工作;
当所述切换开关相对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转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输入支路通过所述第二导电件与所述第一输出支路、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和所述第三输出支路耦合连接,以使与所述第一输出支路、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和所述第三输出支路电连接的天线辐射单元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件呈U形,用以耦合连接所述输入支路与所述第一输出支路;
所述第二输出支路和所述第三输出支路的一端均设置有弧形部,所述第二导电件上设有第一圆弧部和第二圆弧部,且所述第一圆弧部和所述第二圆弧部的直径均与所述弧形部的直径相同,其中,所述第一圆弧部用以耦合连接所述输入支路与所述第二输出支路的弧形部,所述第二圆弧部用以耦合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支路与所述第三输出支路的弧形部,且所述第二输出支路与所述第三输出支路相导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弧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一直线延伸部,用以与所述输入支路耦合连接,所述第一圆弧部的另一端用以与所述第二输出支路的弧形部耦合连接;
所述第二圆弧部的一端向外延伸形成有第二直线延伸部,用以与所述第一输出支路耦合连接,所述第二圆弧部的另一端用以与所述第三输出支路的弧形部耦合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输出支路包括第四输出支路和第五输出支路,所述输入支路与所述第四输出支路相导通且与所述第五输出支路断开,所述切换开关包括第三导电件,其中,
当所述切换开关相对于所述移相器电路板转动至所述输入支路与所述第五输出支路之间时,所述输入支路通过所述第三导电件与所述第五输出支路耦合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移相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输出支路的一端设置有弧形接口,所述第三导电件上设置有第三圆弧部,所述第三圆弧部的直径和所述弧形接口的直径相同,所述第三圆弧部用以耦合连接所述输入支路与所述第五输出支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天津京信通信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546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容量双电解液铝空气电池
- 下一篇:一款基于SIR结构的三通带带通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