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526601.4 | 申请日: | 2019-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00233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纪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1/10 | 分类号: | B21D1/10 |
代理公司: | 51229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亚男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螺柱 连接杆 本实用新型 万向接头 螺纹孔 拉拔 拉钩 便于维修 汽车外壳 人员控制 同轴连接 限位装置 重复操作 拉拔器 拉伸量 回弹 拉出 工作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拉拔器,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拉拔组;所述拉拔组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螺纹孔、设置在螺纹孔内的螺柱、与螺柱同轴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拉钩,所述螺柱与连接杆之间设有万向接头,所述螺柱上并位于立柱与万向接头之间设有限位装置,本实用新型避免了重复操作,提高了效率,通过限位装置便于维修人员控制拉钩的拉伸量,同时避免汽车外壳拉出后回弹并增加工作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维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拉拔器。
背景技术
传统汽车凹陷修复就是把将汽车金属外壳变形部分进行修复,比如车体外壳被撞了个坑,一般情况下先使用拉拔工具拉一下,然后使用手锤轻轻敲击钢板,两种工具交叉使用,来完成修复作业,来回更换工具较费时,效率较低,工艺较为复杂,且应拉出后回弹,不易控制最终的拉出量,反复操作才能达到目标,如此不但耗费工时,而且相当麻烦。汽修行业针对凹陷的修复方法是利用电焊原理,将汽车凹陷部位打磨至裸露铁皮,利用碰焊时产生的高温将汽车铁皮和修复机拉杆焊到一起,再拉拽实现修复目的。这种维修技术操作复杂,修复效率低,且伤害汽车钣金件,需要重新做漆面,增加维修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拉拔器,以解决现有汽车凹陷修复维修成本高且效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拉拔器,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立柱,所述立柱上设有拉拔组;所述拉拔组包括设置在立柱上的螺纹孔、设置在螺纹孔内的螺柱、与螺柱同轴连接的连接杆以及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拉钩,所述螺柱与连接杆之间设有万向接头,所述螺柱上并位于立柱与万向接头之间设有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中维修人员使用介子机焊接好介子后,需要拉拔时移动基座到合适的位置并将拉钩钩住介子,旋转螺柱使螺柱朝向远离拉钩的一端螺旋移动,通过万向接头带动连接杆和拉钩往后移动,使汽车外壳向外拉伸,当拉伸到一定量时,通过限位装置达到固定螺柱的目的,然后使用手锤轻轻敲击介子附近,利用金属的延展性修复汽车外壳。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套设在螺柱外侧的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限位螺母上的手柄。
本实用新型通过旋转手柄,使限位螺母移动并锁紧以及固定螺柱,防止汽车外壳拉出后回弹,增加工作量。
作为优选,所述螺柱远离拉钩的一端设有转盘。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螺柱上的转盘便于维修人员旋转螺柱。
作为优选,所述万向接头包括设置在螺柱上的弧球柱以及设置在连接杆上并套设在弧球柱外侧的球柱套。
本实用新型通过弧球柱与球柱套之间的配合,使螺柱仅带动连接杆移动而不带动连接杆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底侧设有多组脚轮。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基座底侧的脚轮,便于维修人员移动基座到合适的拉拔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脚轮上设有锁紧片。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脚轮上的锁紧片便于维修人员锁紧脚轮,防止基座在拉拔过程中发生位移并影响维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修复车身凹坑过程中,通过基座移动到合适的位置,然后通过螺柱与螺纹孔之间的螺旋配合,维修人员旋转螺柱时,使拉钩产生移动并钩住介子拉伸到需要的拉伸量,然后使用手锤轻轻敲击介子附近,利用金属的延展性修复面板,避免了重复操作,提高了效率,本实用新型通过限位装置便于维修人员控制拉钩的拉伸量,同时避免汽车外壳拉出后回弹并增加工作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5266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箱板的整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整形机用产品装退机构